牛金星就命令阵中的将士不要理他们,他们爱怎么喊怎么喊,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只要他们不真正杀进大阵就不开弓放箭。
牛金星心中还得意呢,你们喜欢这么折腾,那就折腾吧?看你们今天怎么破阵,累的是你们,我们就这样看你们的哈哈笑,如果今天你们破不了阵,昏君朱由崧就得认输,谁输了就得按事前商量好的条款办事。
因此,牛金星和这三万阵中的将士全都抱着这样的态度,跟明军在耗时间。
此时大顺谁军也没有注意后方黄河里发生的事。
他们只知道朱由崧的水师战船在四十里开外,今天早上据探马来报,明军的水师没有任何动静,而黄河的对岸,则是大顺军的势力范围。
因此他们根本不用操心后方之事。但是如果明军真的来攻,这三万人马没有退路,要不想被杀死,或赶进黄河,只有不遗余力的守住却月阵,与明军决一死战。
阵中的大顺军与阵外佯攻的明军就这么耗着。
朱由崧在高坡上看的直笑,此时的李自成在大顺军的营中,当然也没闲着,他和宋献策也时刻关注着明军破阵的情况。
虽然他们不在当场,但是有探马及时的给他们禀报,他们足不出营,也时刻了解着战场的情况。
李自成的打算是,明军全力破阵之时,他让宋献策带人马守住连营,他亲自筹备了两万名精锐,包括三十门红衣大炮,由他亲自统领这支队伍,目标不是明军的大营,而是小高坡上观战的朱由崧。因为他现在已经探明,小高坡上的朱由崧身边护驾的不过三千人马。
到时候朱由崧的人马,不管能否破得了大阵,他都要将朱由崧及其护驾的人马一举全歼。
然而现在明军一直在佯攻大阵,这一点李自成和宋献策已经看出来了,很明显,明军是在消磨时间,等待时机。
这时机不外乎有两种,第一种是把大阵中的兵将的士气消磨下去,让他们疲惫的时候猛然进攻。
第二种就是等待援军,目前看来,第一种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四周方圆数十里之内,他们已经探明了,没有明军的任何援军开来。
明军不真正进攻大阵,此时的李自成当然也不敢轻举妄动。
朱由崧在高坡上看着这场戏乐呵呵的,看累了之后又抬头看了看天,觉得时间差不多了,又把目光转向了远处的黄河……
(应读者要求,本书新建了个群,群号为649497412,欢迎亲们进流剧情,进群请遵守群规则,禁止一切广告和谩骂,小草会经常进群和大家交流,回答能够回答的问题,感谢大家。此段不计费。)
到了破阵这一天,朱由崧当然不会在营中闲着,尽管不一定需要他亲自冲锋陷阵去破阵救人,但是他也不放心。
这一战对朱由崧来说也很关键,不说万千将士的性命,和大明军队的士气,还有小柳是的身家性命,而且如果打输了,他还得按照事先的协定,将慧英,慧梅和张耐送给李自成。
生命不是儿戏,成败后果严重!
因此尽管朱由崧表面上谈笑风生若无其事,他心里不无压力,也替手下的将士们捏了一把汗。
朱由崧早早的带着马金花,贺宣娇,慧梅,慧英,张耐,李全等将领来到了几天前观阵的小高坡上。
随行护驾的除了这几位将官之外,还有赵甫率领的火枪营,五百名燧发枪手随时做好护驾准备,另外还有一批锦衣卫士。
此时小高坡上面以及四周集中的明军将士达三千人马,这三千人马当然不是来破阵的,是陪同他们的陛下来观战的,主要任务是确保他们陛下的安全。
得知朱由松今天要来破阵,踌躇满志的牛金星,命令他的三万人马,早早的用过战饭,天刚一亮,就在大顺军连营的附近,黄河岸边部下了却月阵,等待明军来攻。
他今天要用实际行动证明,这座大阵的实力,好让李自成放心,也让宋献策闭嘴,竟敢怀疑他大阵之威力,牛金星气坏了,昨晚回营中喝了一通酒,气的哼哼了半休才睡下,今天一大早又从床榻上爬起来了,但是仍然精神抖擞,他为自己憋着一口气。
自从那个可恶的李岩死后,刘宗敏又出事了。牛金星从内心里是高兴的,认为在大顺军营中,李自成是老大,他牛金星就是老二了,再没有人敢和他作对了,也没有人有这个实力了。
可是现在这个宋献策又让自己不痛快,这让他如何能忍?
这一仗如果打胜了,回头非得想办法收拾这个宋矮子不可!
牛金星憋着这样一股劲儿进了大阵。
有牛金星亲自做镇并在阵门进行指挥,这三万摆阵的大顺军将士,谁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他们现在都知道,他们这位天佑阁大学士好大喜功,嫉妒心极强,今天如果谁弄砸了,后果当然不堪设想,另外他们今天也希望能凭此阵多消灭些明军,立功受赏是每一位军人的愿望。
五月的晨时,太阳已经一树高了。
明军的兵部左侍郎堵胤锡拉着四万新兵,出了明军大营,向大阵开来。
不足二十里地的路程,对几万人马来说,当然不算个距离。后队刚出营门,前锋已经看到了大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