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被朱由崧追的狼狈而逃,正跑到双喜的附近,双喜眼尖,这才大喊一声,带着人冲了过来护驾。
朱由崧一看这些人要来拦着自己,那岂不是螳臂挡车自来寻死?然而这些人跟鞑子不同,毕竟都是汉人。
因此朱由崧大喊:“朕要抓的是贼酋李自成,挡我者死!”
但是双喜这些人宁愿死也要舍身护驾,手中的刀枪对着李自成猛戳狂砍。
朱由崧没办法,只得杀散他们,他当然不想轻易放过李自成这条大鱼,此战要是能把李自成逮住,与大顺军的战斗基本上也就结束了,那得减少多少伤亡,节省多少钱粮兵马,老百姓也不再遭受战乱之苦了,正所谓擒贼擒王!
因此朱由崧抡开大宝剑什么也不顾了,空中数道弧形厉闪交叉闪过,数名大顺军将便倒飞出去,刀枪乱飞,有的连人带马当场肢解,空中荡起阵阵的血雾。
双喜带来的几十名兵将,眨眼之间所剩无几。
双喜保着李自成,边战边退,身边的人越来越少,朱由崧挥舞着的大宝剑仍然紧追不舍,不时有大顺军将被朱由崧的宝剑斩落马下。
这时,田见秀带着一支骑兵冲上来了,田见秀指挥着数以千计的大顺军铁骑把朱由崧困在当中。
朱由崧当然没把这些铁骑放在眼里,在三河镇,多尔衮的三万八旗,朱由崧都视他们为蝼蚁之兵,更何况眼前这些人马?
朱由崧把宝剑舞得上下翻飞,附近的大顺军将接连不断的倒下,有的倒飞出去,但杀散一层又围上了一层,大顺军将个个悍不畏死。
朱由崧左冲右突,杀了半天也没能杀出重围。
正这时,大顺军的外层开了锅,马金花,贺宣娇和慧梅等人杀了进来……
李自成精通武艺,擅长射箭,小的时候他就喜欢枪棒,长大后当过驿卒,造反之前,还曾经当过边兵,没事时净练武艺了,骑马射箭是他的拿手绝活之一,百步穿杨一点都不夸张。
在飞驰的战马上,李自成张弓搭箭,冷不丁一回头,这支箭就飞出去了。像他这种水准的射箭,完全凭的是感觉,根本不用瞄准。
那种拉开弓再瞄半天,然后再松手射箭,箭法再准也射不中,因为很容易被对方采取应对措施,因此射这种箭在准的基础上必须得快,这也正应了武林中的一句话,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射箭也是如此。
李自成这支箭像流星一样直奔朱由崧的面门而来。
虽然远没有李自成征战的年数长,但朱由崧也是身经百战之人了,沙场经验非常丰富,尤其是像追李自成这样的悍匪,朱由崧加着小心。
见李自成猛然一回头,就猜准了他要射箭。果然金风响动,朱如松的双眸之中就看到一个白点对着自己的面门破空而来。
由于朱由崧有防备,对这支箭的处理方法就有几个可选项,他可以一偏头轻而易举的闪过,也可以一扬剑把它挡飞了,不过这得要点火候,过早或者过完都会中招。
朱由崧都没那么做,而是玩了一招更绝的,当他的瞳孔之中,有箭簇闪过之时,他冷不丁一扬手嘭的一把,便紧紧地把这支箭攥在手中,而此时箭矢离他的面门只有不到两寸的距离。
朱由崧二目紧盯着这支明晃晃的箭簇,手稍微慢一点儿,这支箭就会射破他的脑门,他对自己的反应还是相当满意的。
他的手举着箭,定在那里几秒钟没动地方,眨了眨眼睛,算是对自己出招的认可。
这精彩的一幕正好被李自成捕捉到了。
李自成惊得目瞪口呆,他认为自己这冷不丁的回身一箭能把朱由崧射于马下,没想到这支箭却被朱松抓在手中。
能接住对手射来之箭,那得有多快的反应和身手?这得多冒险啊,反应早一点或迟一点,后果真不堪设想,昏君真敢玩呀!
李自成这下服气了,自己跟朱由崧相比差的太远了,这绝不是朱由崧憨大胆,瞎猫逮个死耗子碰巧了,而是只有艺高人才会胆大,谁也不敢拿自己的生命这样开玩笑,除非他有十成十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