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怪自己武艺不高,杀不了昏君朱由崧,也怪朱由崧太过仁德,不杀他又放了他们。朱由崧不杀他,他自己难道不会自杀吗?他罪大恶极,实在没法再活下去了。
张耐也是火爆的脾气,越想越气,冷不丁拔出匕首刀,就要抹脖子。
这个突然的举动,可把慧英和慧梅姐妹吓坏了,一个抱着她,一个夺刀。
三个人折腾了好一阵才消停下来。
然后慧英和张耐抱头痛哭,觉得他们是世上最悲惨的人,慧梅躲在一旁陪着他们掉眼泪。
哭完之后,三个人再次商议,不成功便成仁,觉得不能就这么回去,还得继续刺王杀驾,只有提着朱由崧的脑袋回去,他们才能够将功赎罪,李自成和高夫人才会原谅他们,慧英和张耐的爱情也才会有结果。
因此他们打算夜入皇宫行刺。他们的举动当然没有逃过无处不在的厂番的眼睛,这些厂番当然是李全派来的。
消息传到朱由崧那里,朱由崧哑然一笑,把李全等三大禁军头子找过来了,传旨:从现在开始皇城和宫城要疏于防守,无论是御林军还是锦衣卫,看到可疑之人,就睁一只眼闭只眼,装作没看见,放他们进来,朕自有主张。
李全等人也不敢乐,这些禁军的兵将们更懵,当了这么长时间的差,还从来没有这样的上命,让他们玩忽职守,太奇葩了!
自此,朱由崧像没事人一样,除了上朝处理朝政,就是练武,再就是和美女们享受宫廷生活,听歌看舞,琴棋书画,饮酒作乐。
数日之后,一个月黑风高之夜,三条黑影巧妙的避过朝廷军队的耳目,顺利地潜入了皇宫。
“李全,去把他们三个全放了吧。”
李全惊愕的站在那里,像没听见一样,还认为着要对他们严加审讯,然后处以极刑,现在竟然要直接放了?
李全好像不认得了朱由崧一样,自己是不是听错了?自己耳朵没毛病啊?要不就是陛下说错了,但是陛下金口玉言,岂会儿戏?
李全忍不住劝道:“陛下,他们是流贼专门跟朝廷作对,杀官夺府,罪不容诛,这次又刺王杀驾,实属罪大恶极之辈,放虎归山必要伤人呢。”
朱由崧一笑,“这些朕都知道,但是放了他们比杀了他们更有用。”
李全更不解了,陛下是想感化他们,以德报怨?但是就算陛下仁德齐天,也得看看对象。这三个人皆是李自成手下的心腹爱将,两个是他的干女儿,一个是他未来的干女婿,虽然是干的,但是李自成和高夫人很会用人,从小把他们养大,视为己出,教他们武艺,对他们恩重如山,比亲的还亲,想让他们三个投降归顺注定是徒劳。
因此李全而不以为然地仗着胆子提醒朱由崧,“属微臣冒味,陛下仁德无敌,然而此三贼皆是闯贼之心腹,敢奢望他们投降归顺朝廷吗?”
朱由崧笑着摇了摇头,“卿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呀,这次他们来行刺朕,并非心甘情愿,完全是大汉奸范文程的主意,特别是这个张耐,与慧英青梅竹马情投意合,而且早就有了婚约,试想哪个男人愿意让自己的女人去干这种事?因此可以断定,张耐是逆旨而行,而慧英和慧敏只是奉旨而行,完不成闯贼交给他们的任务,他们是不会走的,朕现在杀他们,还为时过早,你只需派人留意他们的行踪就成了。如果他们真是怙恶不悛,冥顽不化,朕再杀他们也不为迟晚。”
李全儿这才恍然大悟,陛下原来是在用欲擒故纵之计,对这些细节陛下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楚?
因此李全儿不得不佩服得五体投地:“陛下真乃神人也!”
其实朱由崧一点儿也不神,现在他的臣子中不乏大顺军的降将,通过这些人提供情况加上朱由崧的推断,完全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李全儿遵旨而行,到了死牢之中,把三个人的绑绳全部解开了,“陛下有好生之德,你们自由了,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