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终于他说了算了,绝对要改变这种不公平。朱由崧知人善任,论功行赏,公平合理,公道而不循半点私情。因此郑鸿逵和其他文武百官也都心服口服。
然后御赐郑大木为郑成功。
朱由崧之所以要把他改回这个响亮的名字,一是因为郑大木是钱谦益给他取的名字,不说钱谦益和柳如是已经出家成为过眼烟云,那是在南京国子监就读的时候的名字,现在已经不适应了。
而且郑成功这个名字是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刚好适合他的身份。
郑大木受宠若惊,他没想到第三个武将就点到了他的头上,比他功劳大的多的是,于是赶紧跪倒磕头谢恩。
朱由崧封他为御林军指挥使,保护皇城和宫城的五万军队归他指挥。这是禁军之一,当然是无上的荣耀。
然后朱由崧封独目将军马万年为御营指挥使,具体负责三千忠贞营的白杆兵,小将军张环为御营指挥使同知,具体负责三千御营铁骑。
加封炮营指挥使李柱石为御营指挥使俭事,具体负责三千炮营。恩封去年的两个武进士赵甫和方东旭为御营中的火枪营指挥使,工兵营指挥使。
贺兆雄为国丈大人,朱由崧恩封他为水师统领,让他挑选精锐,扩充水师营,亲自负责训练一只五万人的水师。
贺兆雄跪倒谢恩领旨。
对在外戍边的将士,也进行了分封。加封山海关的总兵黄得功为太子少保,侯爵世袭。加封小将军马宝为大同总兵,加封祖克勇为宁武关总兵,等等,不一而论。
武将分封完之后开始封赏文官,任命高宏图仍为内阁首辅,官级虽然没变,但以前是半壁江山,现在却是整个大明的内阁首辅,权力大好多,高宏图也很满足,跪倒谢恩。
任命谨身殿大学士王铎为内阁次辅,除兵部之外的其余五部,从尚书到侍郎,全部重新任命。吕大器仍为户部尚书,袁继咸为吏部尚书,黄端伯为刑部尚书,史可法为工部尚书等等。一批年轻有为之士如吴伟业,左懋第等均得到了重用。
百官封完之后,重新跪倒,山呼万岁。
公元1645年,旧历的十月初一。
北京城一片盛装,万众雀跃。
晨时,紫金城钟鼓鸣响。朱由崧升坐八宝金殿。头戴珍珠闹龙皇冠,身穿杏黄色滚龙袍,满面春风的他端坐在龙椅上。
两名宫女在身后为他打着障扇,当值太监司礼监秉笔,兼御马监掌印的李国辅,提督东厂的大太监卢九德,两名厂卫大太监头戴三山帽,一身崭新的太监服,手拿苍蝇刷旁边侍立。
满身崭新朝服的文武百官,文东武西。按照各自的职级高低,排好序列,在金撅之下,站的满满登登整整齐齐。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武百官齐声山呼,金殿之上起回声。文武百官开始行施君臣大礼,最后全都整整齐齐的拜伏在他的脚下,朱由崧让众卿平身,百官起身谢恩,然后文东武西按照一定的序列整整齐齐的列立两厢,首微颔,站的恭恭敬敬听候陛下的圣训。
穿越过来一年零三个多月了,按天数计算,金天刚好是四百七十一天。
这四百七十一天太不寻常了,也太不容易了,可谓是历尽坎坷,万险千辛,才有了今天,跟重新打回江山也差不多。
那一刻朱由崧心潮起伏,思绪翻滚,他第一次找到了当帝王的感觉。
朱由崧在金殿上宣布,是年为弘光元年,国号仍为大明。册封金皇后为正宫皇后,两位巾帼英雄贺宣娇为东宫妃,马金花为西宫妃,选侍婵儿升级为美人。
然后大封文武,这些朱由崧在这一个多月中早就酝酿好了。
为了提高武将的地位,朱由崧先封武官。
擢升刘肇基为兵部尚书,刘肇基没想到第一个受封的武将竟然是他,而且还是兵部尚书!
纯粹的武将领这么高的武衔,这在大明立国二百多年的历史之中,恐怕尚属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