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鞑子出关

范文程的理由当然是,朱由崧是不可战胜的:一是他是功夫帝王,武艺之高强是难以想象的,万马军中单枪匹马的他能杀个几进几出,号称满洲第一勇士的鳌拜和比鳌拜还勇猛几分的祖二疯子均死在朱由崧的剑下。

二是朱由崧手下有两大王牌之师,御营铁骑和忠贞营的白杆兵。虽然只有五六千人马,但却能抵得上百万雄师。

再加上朱由崧又得了多尔衮的上百门大炮,炮营的实力非常雄厚。

因此刘宗敏孤军深入,绝不是朱由崧的对手。

李自成认为范文程的话有些夸张了,这个小福王不可能真有那么厉害,如果哪一天在战场上真是遇到了他,李自成绝对有把握,轻而易举的把朱由崧斩于马下。

因为李自成对自己的闯王刀,花马剑和百步穿杨箭,这三门绝学都非常自信。

不是李自成自负,这三门绝学保证了他身经百战,在万马军中斩将夺魁,全身进退。当年他上了曹操(罗汝才的外号)的当,在潼关城外中了洪承畴的重兵埋伏,万分凶险之时,他就是凭这三门绝学,带着身边仅存的十八骑杀出重围的。

而对这个朱由崧,李自成太知道了。据李自成所知,他跟他爹老福王一路货色,酒色之徒。当年,他带着大军攻下洛阳,把老福王给煮吃了,小福王跑了。再没有比李自成更清楚这对父子了,即便是他二次学艺也没什么大不了。

范文程可能是被朱由崧的大军打怕了,所以才这么吹捧朱由崧。

不过李自成绝非狂妄之人,

范文程所言朱由崧的两大王牌之师厉害绝对是真的,否则鞑子的几十万人马短短的几个月,便在朱由崧的面前烟消云散了。

连他李自成都险些对付不了的多铎,阿济格,多尔衮等鞑子亲王全都败的一塌糊涂。

此时的宋献策也掐算出,南星闪亮,北冥暗淡,恐非吉兆。

因此,李自成果断作出决定,令人飞马传书,阻止刘宗敏进北京。

多尔衮实在舍不得放弃北京,从去年他带着顺治帝迁都北京,到现在刚满十一个月,但又觉得宁完我的话不无道理。

一个朱由崧,他们就对付不了,现在李自成又来了,小小的大同府,根本挡不住刘宗敏这样的悍将,拿下大同再向东就是居庸关,再拿下居庸关就等于卡住了他退往关外的喉咙。

到时候,无论他落到李自成手,还是落到朱由崧手,都没有好下场。

因此把宁完我打发走以后,多尔衮忧心重重面如死灰,把郑亲王济尔哈郎,礼亲王代善,还有辅政大臣索尼,巩阿岱,锡翰,平西王吴三桂等文武大臣招集在一起共商国是。

商量来商量去,还是觉得宁完我的计策可行。除此之外再无良策。

事不宜迟,立即行动。多尔衮一声令下,整个京师就行动起来了,把都城迁往关外的盛京,即今天的沈阳。

几天以后,摄政王多尔衮带着文武大臣,保着顺治帝,带着太后宫女嫔妃太监,御林军以及其他各营随行护驾的军兵,连兵带民带官混在一起,也凑了七八万之众。

临离开北京之前,多尔衮一没屠城,二没放火,按照宁完我的计策,多尔衮给李自成下了一道谕旨,没有骂李自成出尔反尔,和谈协议墨迹未干,就滥施诡计,而是大加赞颂李自成,为盖世无双的英雄豪杰,他多尔衮配服的五体投地。他们大清政府只承认大顺政府为中原唯一合法的政府,北京本来就是他李自成的,现在完璧归赵!

谕旨写好以后,派心腹将士骑快马送到西安。

然后多尔衮含泪离开了北京,七八万军民上路了,上至皇帝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各宫的娘娘,格格,公卿大臣,下至兵卒,太监宫女,一个个蔫头耷脑,沮丧着脸,如丧考妣。

去年他们入关迁都的时候,个个如狼似虎,踌躇满志,做梦他们也没想到,不到一年,他们就这样灰溜溜的又出关了。

这真应了朱由崧那句话了,鞑子们怎么进的关,还让他们怎么滚回关外去!

到了山海关,多尔衮留下吴三桂带五万精兵,驻守关城,多尔衮和宁完我等文武大臣保着顺治帝,带几万鞑子出关回盛京老家去了。

多尔衮之所以让吴三桂留下镇守山海关,不是因为他曾经驻守过山海关,而是因为他跟朱由崧和李自成都是死仇,他又贵为平西王,本事不是一般的高。因此,对摄政王多尔衮来说,镇守山海关再没有比吴三桂更为合适的人选了!

朱由崧削去了吴三桂的鼻子,又杀了他舅舅全家,灭了祖家军,吴三桂跟朱家可以说是仇深似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