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兵进大名府(下)

回到明末当帝王 星星草 2428 字 10个月前

“弟兄们,伤亡者除外,余者掉队的回头清算!还是老规矩,炮在人在,炮毁人亡!”

“炮在人在,炮毁人亡!”……

李柱石振臂一呼,众皆响应,李柱石带着三百多名炮营勇士接管了城头炮台,然后陆陆续续有炮营将士赶到,李柱石命人把名字全都记下来,并告诉他们回头按刘肇基的练兵模式对他们开小灶训练。

这些人脸红脖子粗,但知道拖了其他炮营将士的后腿,只有羞愧,无有怨言。

这是南城门的情况,二十万明军冲进城中,以摧枯拉朽之势向前推进,歼灭鞑子的有生力量,天黑下来了,城中还在激战,喊杀声震天动地,到处是火光。

在北门附近,洪承畴仅带着一百多亲兵卫队狼狈来见多尔衮请罪,“王爷,卑职无能,一支贼军竟然事先潜水入城,始料未及,实在是始料未及啊,请王爷降罪。”

洪承畴已经查清了。一千人入城,全部扮作清军,不可能没有蛛丝马迹,现在鞑子已经在城中的一道沟渫附近的一处乱葬岗坟地发现了这些蛛丝马迹。

“朱由崧!……朱由崧——”多尔衮也没时间治洪承畴的罪了,说出了两个一样的名字,但前一个名字出口时是咬牙切齿,后一个名字出口时则是自叹弗如的怅然慨叹,潜水入城,亏他朱由崧能想得出来,这多水鬼从哪弄来的?

没心思想这些,多尔衮知道大名府守不住了,现在不光南城,东城和西城全部落入明军之手,只剩下一座北门。

“撤!”火光中多尔衮的脸成了猪肝色,异常难看,挤出了一个字。

仅用了两个多时辰,朱由崧便指挥着二十万大军在城南野战中便打垮了多尔衮的十二万鞑子。

此战虽然是以多胜少,但在明末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之事,尤其是野战,明军几乎就没赢过,什么明末三大军,什么传奇色彩的白杆兵,他们与鞑子作战也有过胜利,但那都是局部战争,而朱由崧这次大战称得上是一次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大战役,一举重创了多尔衮。

现在多尔衮带着残兵败将仓皇逃往城中,到了城南,城头上和城门处正在厮杀,得报之后的多尔衮竟然连南城都没敢进,而是绕城而走。不是他首鼠两端,而是他在朱由崧面前一败再败成了惊弓之鸟,说白了就是被朱由崧打怕了。

别看报信的清兵说洪承畴正在消灭城中的奸细,作为明清时期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多尔衮有自己的判断力,虽然他不知道这支明军如何混进城的,但人数肯定不少,他的炮营是三千人马,光守南城门的就有一千精兵,光天化日之下,能大张旗鼓的杀散炮营和守城门的几千兵将,夺得炮台和城门,这绝是不少数几个奸细之所为。

何况现在朱由崧亲自督率着二十万大军在屁股后咬着不放,因此在没弄清城中的状况之前,多尔衮没敢冒然进城,而是从南城绕城而走。

城西和城北都是大河,他们顺着河畔到了东城、西城和北城,确认这三座城门均在掌握他们自己人手中时,多尔衮才带着残兵败将入城了。

看到身边的残兵败将,粗略地估计一下,跟上来的兵将还有一半以上,加上城中守城的人马,多尔衮打算明军进城之前死守城池,并把混入城中的明军一网打尽,这样凭险而守,他们能够苟延残喘,然后再调兵遣将挽回战局。

因此多尔衮进城之后,马不停蹄,带着手下几万兵将重整旗鼓向南城门杀来。

然而多尔衮又错了,这边多尔衮带着残兵败将进城了,那边朱由崧的人马从南城门也进城了。

大名府城高池高,防守不可谓不严,就算没有远程炮火阻击,一万多清军死守坚城,明军要想短时间内攻进去了也非易事。

然而,此时不止是城头的火炮成了哑吧,现在城头上成了战场,洪承畴派出几千人要复夺炮台,铁臂苍龙贺兆雄父女率几百勇士正在和他们血拼,在这种情况下,明军攻到了城下,势必影响清军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