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现在他才明白朱由崧的真正用意,所谓引诱鞑子劫粮藏兵粮草车破大名府,不过是让奸细浮出水面的诱饵。
此前还担心,这一计策会泄露到鞑子的耳朵里而坏了大事,现在他在觉得自己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不由得更加佩服陛下的深谋远虑和心思缜密。
卢九德出了御帐,把李全找来交代了几句,现在的李全和柳春红伤已经全好了。
李全领命之后,带着锦衣卫安排去了。
是夜三更天,一个黑衣蒙面人,出了帐篷,看看四外无人,躲过夜巡的明军将士,溜出了明军大营,往大名府而来。
可是这条黑影没跑出几步便站住了,因为面前有几条黑影拦住了他的去路,黑衣蒙面人觉得不妙,往后一看,也有几条黑影堵住了他的后路,他知道行踪暴露处在包围之中了。
黑衣蒙面人不愿束手就擒,拉出刀要拼命,但是包围他的十几个黑影,每人一口绣春刀,个个身手不凡,很快把他打翻在地。
黑衣蒙面人要横刀自杀,为首的黑影眼明手快,一脚把蒙面人的刀给踹飞了,接着又是一个连环摆脚,黑衣蒙面人一个狗啃屎便趴下了。
没等黑衣蒙面人起来,便被数把刀逼住,然后被捆了个结结实实。
从他身上搜出一封密信,交给了为首的黑影,用火折子照亮,此信是写给范文程的。
为首的黑影正是东厂的掌刑千户兼锦衣卫都指挥俭事李全,把信收好,喝令一声:“把嘴给他堵上,带走!”
两军征战,自古以来,就是敌中有我,我中有敌。
对于身边出现的奸细,朱由崧早就警觉到了。朝堂中议定之事,第二天便泄露出去,并遭了鞑子的埋伏。
三河镇之战有惊有险,之所以战功颇丰,君臣三人还能够毫发无损的回来,全仗着他的勇武,若非他这三身一体,修真界武者的体质,此时早就成了人家的阶下囚了。
现在的朱由崧也明白了,此前为什么多尔衮和范文程摆出一副死守坚城,拒不出战的样子。又是让祖大寿和吴三桂诈败诱敌,原来他们在自己身边安插了眼线,就等着自己露出破绽。
如果哪一天宫廷卫士疏于防守,朕疏于防范,这个奸细说不定会猝不及防地要了自己的脑袋,拿去向鞑子请功受赏,这一招够毒辣!
必须尽快除奸。
但是能够在他身边卧底的人,也绝非寻常之辈,也就是说,能把朝堂中的大事,及时泄露给鞑子,一定是公卿大臣,或者是他身边较为亲近的人。
而且这个人在他身边卧底时间应该不太长。
朱由崧在回营的路上脑子里就已经在考虑这个问题了。
身边的公卿大臣,文武众将,宫廷卫士的头目,从太监到厂卫,在脑子里像放电影一样,朱由崧过了一遍,排除绝对可靠之人,初步锁定了几个目标。
剩下的只是取证,为了避免自己误判,不冤枉好人,不打草惊蛇,不便宜坏蛋,他心中已经有了一条妙计,用此计细浮出水面。
因此,朱由崧当着众将的面,毫不避讳的把自己的破大名府之计说了出来。
他说内阁首辅高弘图等人,已经筹措了一批粮饷,日之内,这批粮饷便可运到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