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奸细

回到明末当帝王 星星草 2222 字 10个月前

傻子才会相信!

鞑子们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大战在即,他们正在用人之际,在知道是由于自己的愚蠢而中了朱由崧的离间之计,为了修补又在是用这种方式拉拢我们死心塌地为之卖命。

祖大寿和吴三桂当时就明白了,但仍然感激涕零的样子向多尔衮和范文程谢恩。

当得知两军混战的时候,他们已经派奸细混入明军的队伍的时候,对范文程神秘兮兮的计策有些不屑了。

因为他们知道,前者自命不凡的佟养甲血洗少林寺拌装成和尚,一百多名高手混入洛阳城中,更有固山额真阿山、卓罗等猛将带着五千多精锐的鞑子进城诈降,可结果呢,还不是血本无归?

现在又派出一名奸细混入明军队伍,能有多大指望呢?二人以忠心耿耿为大清的态度表示了自己的担忧。

范文程看了看摄政王多尔衮,淡然一笑道:“此人乃范某心腹,绝对可靠,请各位放心,很快就会有结果的。”

果然,到了晚上多尔衮和范文程又把祖大寿和吴三桂召到城中议事。肃亲王豪格、郑亲王济尔哈朗、索尼、图赖等朝中重臣猛将均在。

多尔衮兴致勃勃的看了大家一眼,取出一张军用地图,“刚刚从明营传来的消息,伪帝朱由崧明天要到这里视察地势,本王为五大王等二十万将士报仇的机会来了!”

众位亲王和大臣听得摩拳擦掌,热血沸腾,恨不得现在就去打朱由崧的伏击将其斩于马下!

祖大寿和吴三桂愕然。

就在祖大寿和吴三桂的人马败退、郑洪逵的人马胜利收兵到时候,一名清军的探子跑进了大名府向多尔衮和范文程禀报,奸细已成功打入明军的队伍!

多尔衮和范文程相视而笑,今天这一仗完全是范文程策划的。要依着多尔衮,早就带着轻骑拉着大炮和朱由崧开始野战了。

尽管算上吴三桂,六大王败得血本无归,但多尔衮仍然无法相信,明军能是八旗军的对手,除了当年袁崇焕的关宁铁骑跟八骑军还有一拼,剩下的什么蒙古、朝鲜、汉人军队,打野战全都得甘拜下风,这已经是经过无数次战斗证明的真理。

对于朱由崧的两大王牌之师,多尔衮也不屑一顾。白杆兵的威名,他当然听说过。但是朱有松的忠贞营据说只有三千人马,指挥使据说还是一个十几岁的丫头片子。还有朱由崧的御营也不过五千人马。

两大王牌之师合起来还不到一万人,这次多尔衮带来的满洲八旗光骑兵就达六万,再加上祖大寿的两万精锐,不用大炮,一走一过就能把朱由崧的两大王牌之师荡平。

在多尔衮看来,朱由崧的人马之所以能打胜仗,主要依仗的还是炮火和诡计,而五大王或者六大王之所以失败,完全是在于骄傲轻敌,误中奸计。

多尔衮这次来就是要亲自冲锋陷阵手刃仇人,为哥哥和兄弟两个亲人报仇的。

但是范文程主张,打仗主要讲究的是策略,虽然他也不相信明军能够战胜鞑子,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种拼杀方式不可取。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施智而不使力是他最高的追求。

这一点倒有他的祖上范仲淹的雄才大略,别忘了他可是北宋名将范仲淹的十七代世孙,只是没有祖上的英名,有的只是臭名和骂名。

多尔衮采纳了他的建议,正好此时是祖大寿和吴三桂请令出战,这二人之所以急着要和明军开战,不是要争功劳,而是要用这种方式证明自己对大清忠心耿耿,洗清自己,解救自己的全家老小。

于是范文程便给他设计得了两套作战方案,他知道朱由崧喜欢亲自临阵,如果朱由崧这次又出马临敌了,让祖大寿他们就按第一套方案,只许胜不许败,全力杀敌,以证明自己的清白,与朱由崧种暗中没有勾打连环。

如果阵前见不到朱由崧的影子,则他们按第二套方案进行,不要做无谓的拼杀,与旧部拉感情然后诈败,其余的他自有安排。

现在祖大寿和吴三桂奉命败回来了,二将进城来向范文程和多尔衮交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