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朱由崧的御营真有这么厉害?个个都能以一当十,七八万清军硬是攻不下三千铁骑的防线?
看来是低估了伪帝的实力,须得另行商议破敌之策。
因此多铎不得不承认这次行动的失败,带着残兵败将回了百白沙岗营地。
当天,智顺王尚可喜带着卫队来到了白沙岗军营。
豫亲王多铎,怀顺王耿仲明,智顺王尚可喜,清廷的三王齐聚白沙岗,分析这次失败的原因,很快达成一致意见,从九江到武昌又到洛阳,经过这么多大仗,哪一仗不用跑火?肯定是现在弹药耗尽,否则明军不可能不开炮。
尚可喜的意见很快被采纳,既然打不过朱由崧的白杆兵和御营铁骑,只有用红夷大炮了。
议定好方案,炮轰明军大营的时间都定下来了,这次仍然是南北夹击,借助炮火优势,轰开明军大营,然后他们再从南北夹击,冲进明军大营,朱由崧一战可擒。
两天之后,多铎将二十门红夷大炮摆好了阵势,阿济格也把所有的火炮从洛阳城拉出来了。
洛阳城四多万清军,白沙岗的一万多清军,加在一起,清军的总数量超过六万,这时也都做好了准备。
就在多铎和阿济格刚要下达开炮的命令之时,斥候来报,明营的使者来了。
ps:今天有些事情忙不过来,这一更给大家更晚了,请多多见谅。看书之余,别忘了支持小草,在这里小草衷心感谢所有支持本书的朋友们,你们的点滴支持都是小草的动力,希望本书有你们的支持更精彩!
英亲王阿济格与智顺王尚可喜带着残兵败将狼狈逃回城中,命人坚守城池。
天已经灰蒙蒙亮了,四周的夜空呈现淡清色,人的视线越来越开阔。
三次冲锋整整折腾了半宿,加上二更时分都开始准备,阿济格他们这一晚上跟没睡觉差不多。
现在一清点人数还不赖,去时七万多人马,还回来一多半,也就是说清军在北营伤亡了三万出头,实力尚存。
不过他的八旗精锐,现在真正成了八旗杂牌了,不只是人种杂,有纯种的满清鞑子,还在蒙古人,汉人,主是甲衣不整,丢盔弃甲,有的满脸血污,有的像从灶坑里钻出来一样,还有些轻伤号,不是一瘸一点的,就是龇牙咧嘴的,简直是溃不成军,狼狈不堪。
阿济格和尚可喜这两位清廷的王爷疲惫的脸上写满了沮丧,看着城外追到护城河边的明军御营铁骑,队伍并不庞大,顶多超不过两千人(御营铁骑当然也有死伤),但人马虽然不多,个个人如猛虎马赛龙,在护城河畔逗留一阵,有的指手画脚,有的骂骂咧咧,看清吊桥高悬,不敢出斩,旋即飞马而去。
阿济格和尚可喜此时心里不只是难受,还倍感委屈,觉得这一仗打得简直是窝囊他妈给窝囊开门,窝囊到家了。
与以前攻无不取、战无不胜的辉煌不同,损兵折将,从未有过如此惨败,这简直是大清创国以来的耻辱!
怎么会这样?两位王爷长呈短叹,摇头不止,幽怨苍天无眼,埋怨上帝不公。
“也不知王多铎那边战况如何?”阿济格抱着一丝希望像是自言自语。
“王爷还用问吗,估计是凶多吉少了,不然伪帝的人马还有工夫追我们追到城下吗?”尚可喜到底是智顺王,脑子里的沟沟比阿济格多些。
“嗯……”阿济格觉得有理,长长地哼了一声,觉得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