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朱由崧?”马宝愕然。
“正是寡人,虽然你跟着吴三桂叛国投敌当了汉奸,但看在你年幼无知的份的上,朕打算抬举你一下,给你一次投降改过的机会,赶紧下马束手就擒,朕可以对你网开一面,既往不咎,让你官复原职,继续为大明效力。”
对于马宝的大名,朱由崧当然也有耳闻,觉得这是个不可多得的人物,就么杀了觉得有些可惜,于是第一次破天荒地对汉奸劝降,这对马宝来说简直是开了天恩。
然而马宝把眼一瞪,“休想!看戟!”
晃大戟分心便刺,一点寒光直奔朱由崧的前心。
朱由崧闪过戟锋,用宝剑压住戟杆,“要打你差得远,识得鳌拜吧,他在朕面前不过是三合便做了剑下之鬼,你比鳌拜如何,还打算让朕费事吗?”
马宝也不答话,但也不服气,抽回大戟,再次出招,戟头上的月牙挂着风声向朱由崧头颅斩去。但戟斩到了,人却没了,马宝刚然一愣,腾身而起的朱由崧从空中落下,正落到戟杆上,马宝觉得双手一沉,朱由崧沿着戟杆如蜻蜓点水便到了他面前,飞起一脚,马宝撒手扔戟滚落马下。
然后明军将士冲过来,马宝只得束手就擒,吴应广刚刚燃起的希望也熄灭了。遇上这样的功夫帝王,他们只得认命。
这时,马宝带来的还军有几个还真从村子里跑出去了,几骑马在明军的数支驽箭和铳炮瞄准之下但并没有开火的情况下,这几个清军给吴三桂报信去了。
其实不用他们跑回去禀报,明军已经给用这种方式给吴三桂捎信了,与捉拿吴应广不同,这次明军跟马宝交战大张旗鼓,喊杀声震天,有明军还放几了声铳炮,这下静寂的山中传出去多远。
这些动静连吴三桂都听到了,他正要派人打探,马宝手下的几个清军狼狈地跑了回来,连帽子都跑掉了,见到平西王如实禀报。
吴三桂惊愕之余,立即带着两万人马往这座小山村杀来……
吴应广虽然被明军包围在山村的街道,但觉得自己满身武艺,当然不能束手就擒,拉出腰刀,带着十几个亲卫跟明军拼命。
但没出一支烟的工夫,十几名清军或被杀或被擒,准确地说是吴应广带来的一百多名清军,现在只剩下吴应广一个人了。
吴应广武艺是不错,便却架不住郑大木、李全、柳春红等这么多人打一个,他一个没留神,被郑大木一刀砍于马下,不过郑大木没敢用刀刃,而是刀背,因为朱由崧有旨,吴应广必须要活的。
没等吴应广从地上爬起来,便被数把利刃逼住,然后绳捆索绑捆了个结结实实。
鼻青脸肿的吴应广现在后悔透了,要听马宝的焉有今日之祸?落到明军手里还有个好吗,看来自己完蛋了……
就这样,吴应广这一百多清军没出村子,大部分在民宅中被收拾了,这场小战斗前后不超过半个小时。
抓住吴应广等人之后,郑大木等人按照朱由崧的旨意在村中进行布置。
一个多时辰后,马宝派出来打探消息的清军也全都被李全手下的锦衣卫就地解决。
现在马宝带着一支清军拿着吴三桂的令箭又向这座村子飞马而来。
马宝没想到吴应广真的会出事,他之所以阻拦吴应广去洗村也不是因为他是什么正人君子,而是因为他们正在追杀明军,双方相距不远,不要节外生枝为好,但他没想到村子里会有埋伏,否则他也不会只带这点人马。
村子离他们的队伍不超过十里地,吴应广满身的武艺,又带着一百多清兵卫队,别说没什么事,就是有事马宝认为吴应广一时也能应付得过来,中间他又派出清军的细作去打探,有风吹草动他们肯定会知道的,尽管这些细作一个都没有回来,但马宝也没有往最坏的地方想。
现在马宝想的是,这位吴大将军肯定在村中不是正吃野味儿,就是搂着哪个娘们正在快活,要不怎么去了这么时间?自己现在奉命去抓他,他会不会跟自己扎刺,尽管有王爷的令箭,但以吴应广的个性肯定会怀恨在心,日后报复自己,不管他了,王爷待自己不薄,自己只是为王效忠。
马宝想着这些,带着一支清军的轻骑飞马便进了半山腰里的村庄。
与吴应广进村不同,村子里看不到半个人影,那时明军全都埋伏着,现在村子里全都是人了,这些人当然有明军还有清军,不过吴应广这些清军全是被明军捆着,嘴里还都堵着东西,郑大木、李全和柳春红押着他们正在村子里等着马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