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当然得先诛鞑子

临行前,朱由崧调兵谴将,在宜昌和武昌留下了三万重兵,由罗岱和道兴两位总兵官统领,并传旨让袁继咸仍为湖广总督,何腾蛟为仍湖广巡抚,堵胤锡仍为湖广参政。

这三位大员官职名称与以前相同,但职权范围有所调整,主要是让他们总理湖南、湖北、广西、广东、江西等五省军务和政务。

这三位大员皆是文武兼备之才,历史上哪个都称得上民族英雄,因此朱由崧让他们文官挂武衔经营南明的西南重地,主要任务是治理地方,整肃吏治,为朝廷积存实力。

三位大员感激涕零,跪倒在地,叩谢皇恩。

朱由崧临行前叮嘱他们三位,给他留下的三万兵马必要时可供调遣,主要是为了防守献贼和闯贼的,但若这二位巨匪当真兴兵来犯,三万兵马肯定不够用,因此让他们还要招兵买马,为朝廷屯兵备战。

但是因粮饷紧张,朱由崧没有拨给这三位大员一两银子和一石粮食,招兵防贼,治理地方,整肃官场,这些都需要银子,朱由崧让他们暂时从五省收入中列支。也就是说,今年的五省收入可以暂且不上缴朝延,其他的困难让他们三位商量着想办法解决。

三位大员再次跪倒表忠心,让朱由崧放心,一定会鞠躬尽瘁,纵肝脑涂地,也要报答浩荡的皇恩。

一切安排就绪之后,朱由崧亲自督率四万大军,带上所获得的粮饷等战利品离开武昌,浩浩荡荡开往洛阳方向……

顺治二年,弘光元年,也就是公元1645年3月中旬,朱由崧彻底荡平了武昌侯左良玉父子的军阀势力,这样宜昌以东的广大地区,也就是原左良玉实际控制下的宜昌、潜江、天门、当阳、荆州、仙桃、随州、襄阳、武昌、九江、湖口、澎泽、德安等广大地区又忠于南明朝廷了。

至此,明末军阀拥兵自重、不听朝廷节制的问题全部得到解决。从江北四镇,到亲征武昌,朱由崧用了半年多的时间,大小进行了五次亲征,这次历时最长,从顺治元年十二月下旬开始,到现在的三月下旬,用了整整四个月的时间。

相比于朱由崧对黄得功、高杰、刘良佐、刘泽清等四镇军阀来用兵来说,这几次虽然都是御驾亲征,但最后这一次时间上和规模上皆堪称之最。因为解决那四镇军阀,哪一镇朱由崧均没超过一个月便摆平了,而这次却用四个月的时间,可以说是比对四镇用兵时间的总和还长。

说这次规模最大,朱由崧主要动用了包括御营、水师营等精锐部队在内的十多万兵将,这也恰恰说明了,在明末军阀割据当中是实力最强、对南明朝廷潜在威肋最大的一家阀便是左良玉了。

另外这次亲征左家父子,正好是冬天,受天气的影响中间歇兵整顿了两来月,这也是这次征伐时间最长的一个重要原因。

较削除四镇军阀的影响,这次对左良玉父子用兵还有一个明显的不同之处,这次收编的降将俘虏比例最小,连祖克勇、罗岱、道兴等主动来降的人马算上,前后只收编了三万多兵马,而左良玉父子有五十三万人马,这个比例太小了,朱由崧在对江北四镇削藩时,每镇收编的降将俘虏至少也在四万人以上,除了黄得功率所部全部归顺朝廷之外,那三家军阀都有半数左右的兵马归顺朝廷。

这只能朱由崧对他们的政策不同,那四家军阀朱由崧主要是惩治首恶者,其余的只要愿意痛改前非,归顺朝廷,朱由崧施以仁德,采用的是既往不咎的收编政策,这也是当时他站在整个南明危机的大时局上考虑的。

而对左良玉则不同,特别是左良玉死后,左梦庚率众降清,成了汉奸,朱由崧一律不允许他们投降了,以诛杀汉奸消灭他们的有生力量为主。

这次朱由崧的最得计之处,是与清鞑子直接交锋了,最爽的莫过于清军的两个亲王被他亲手诛杀在九江城外,虽然这次亲征前后只消灭了一万鞑子,但意义非同寻常。

最重要的战略意义是,什么八旗铁骑天下无敌,鞑子也不过如此!朱由崧为文武群臣树立了这样的信心,这无疑对朝堂上下的那些主和派、惧清派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消除了他们的认识误区,树立了朱由崧真龙天子的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