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广巡抚何腾蛟和湖广参政堵胤锡正在府中议事,别看左良玉牛逼哄哄的是什么平贼大将军,又是伯又是侯的,还有太子少保衔,但是目前他在湖广一带论职级他至多能算上三把手,至少表面上是这样。
因为坐镇九江的袁继咸为右都御使,是朝廷派去的总督,在明朝总督的权力非常大,而且他这次督办的是湖广、江西、安庆、应天等地的军务,左良玉的人马当然在他的“督办”范围之内,而何腾蛟则是朝廷派去的湖广巡抚,也有军政大权,因此从职级上讲,这两个封疆大吏都应该是左良玉的上司。
但枪杆子里出政权,飞扬跋扈的左良玉连皇上都不鸟,岂会鸟这几个文官?只是左良玉跟袁继感、何腾蛟私交甚笃,因此他们处得也算是融洽。
朱由崧一天之内连发十二道金牌,调左良玉火速进京的事这二人当然也知道了。
金牌急诏,这本就是十二万火急的事,何况一日之内连发十二道金牌,何腾蛟和堵胤锡知道朝廷肯定有急事,于是他们也来劝说左良玉赶紧奉旨进京,回府后不久,二人正谈论这件事,忽然闻报左良玉发兵包围了巡抚府。
对左良玉的骄横、不守法度这二位大员作为朋友也好,作为上司同僚也罢,也曾多次劝阻,但是左良玉每次不是付之一笑,就是乱找些说辞对付过去,每每至此二位大人总是摇头叹息,但也没有上疏朝廷。
但是近日,左良玉大肆扩张兵马,对流贼李自成来投的兵将来者不拒,统统收编,概不上奏朝廷,还庇护钦犯侯方域,二位大人实在有些忍无可忍了。
因为左良玉这些举动明显是逆乱之为,有不臣之心,他们二人身为巡抚和参政如果对之听之任之,置若罔闻也是失职之罪,因此这二位大人再进侯府劝阻左良玉,左良玉应付不了,就骄横起来,双方就起了争执。最后二位大人表示,如果左良玉仍然我行我素,他们不得不禀请总督大人上疏朝廷弹劾,闹了个不欢而散。
没过几天,朝廷一连下了十二道金牌诏左良玉进京议事,二位大人不敢怠慢,赶紧来侯府催促,并建议左良玉将钦犯侯方域绳之以法,一块解往京师,左良玉对这二位屡次三番地登府很烦感,找了个借口三言两语把他们打发走了。
二位大人一路上摇头不止,回到府上就谈论这件事,正这时左良玉的兵将包围了府门。
“抚台大人,左公这是抓我们来了,看来左公真的危险了,他忘记了高杰、刘良佐和刘泽清的下场了,下官与抚抬大人对他也算是仁至义尽了。”堵胤锡摇头道。
“啪!”何腾蛟以拳击案,脸色变了,双眼圆了,微微泛白的胡子都颤抖了,但一句话也没说,起身往外就走,堵胤锡跟着也出来了,卫队长杨一营按腰刀带着几个亲兵紧紧跟随。
这时左梦庚带着人如狠似虎就闯了进来了,徐勇和祖克勇带着上百名兵将冲过来将何腾蛟和堵胤锡等人包围起来。卫队长杨一营虎目圆瞪,和手下的亲兵腰刀半出,就做好了保护大人的准备。
但是这些兵将只是做做样子,主人不说话,双方谁也不造次。
面对刀光剑影,杀气腾腾,何腾蛟和堵胤锡面色坦然,视若无物,特别是对这个左梦庚二人有些看不起,这是个纨绔子弟,没有节操,没有德行,徒有一身武艺,时常纵容属下抢劫,闹得民怨四起,他营中的将领都是歌妓舞女通宵达旦相陪,生活侈靡。
因此何腾蛟一看是他,目光中就有几分蔑视,但看在他老子的面子上,何大人把胸脯一挺正色道:“大将军无端纵兵围府,意欲何为呀?”
自从左良玉成了宁南侯,太子少保,他的儿子左梦庚便世袭了他的平贼大将军衔,因此何腾蛟才这么称呼左梦庚。
左梦庚也从来没把这两位大人摆在眼里,忠臣臣自古以来就捏不到一块,别看他是下属,但根本不行礼,一脸傲慢道:“也没什么大事,我爹请两位大人过府议事。”
“哼,”何腾蛟冷哼了一声,抱拳充南京方向拱手道,“想必是大将军弄错了吧,本抚台身为湖广巡府,奉朝廷之命巡抚湖广事宜,既然宁南侯有事,就应该请他到巡抚府来。”
“你们算什么东西,父亲大人贵为宁南侯,岂能踏入你这践地!”左梦庚把眼一瞪。
“放肆!左梦庚,尔等真要造反不成!”何腾蛟叱道,双方剑拔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