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的兄长和弟弟,则先后战死沙场,每当想这些,秦良玉就相信了爹爹的话,也埋怨爹爹这东西不该留给自己,应该给哥哥或弟弟。
因此她一直视这宝贝为护身符,后来她给了儿子马祥麟,可是马祥麟在一次激战中失去了一只眼睛,秦良玉痛不欲生,把玉佛又收回来了,认为这东西只保女不保男,儿子战死以后,秦良玉把这个护身符又给了宝贝孙女马金花。
秦良玉每每为马金花兄妹讲起这段泣血的历史,二人也潸然落泪。
因此马金花也一直挂在腰间视为珍宝,可是这个祖传的吉祥物怎么到了陛下的手中了?
马金花赶紧看向自己的腰间,只剩半截锦坠儿了,何时遗失的她自己竟然一点儿也不知道,看着那半截锦坠儿,马金花、马千乘、陆校、张环顿时全明白了,那么结实的锦坠儿自己绝不会断掉,那只有一个解释,在比武场朱由崧用剑把它斩断了,她竟然一点儿也不知晓,这要是战场上,朱由崧取她的性命岂不是易如翻掌,这场比武的最后赢家分明是皇帝陛下朱由崧!
马金花脸一红,满面愧色,朱由崧笑道:“小爱卿,范进忠已经败在你手了,众目睽睽,朕下不下考场没有一点关系,你是当之无愧的武状元。”
听这话马金花脸更红了,“陛下……”
“好了!”朱由崧打断了她,“这东西应该价值不菲,物归原主,收好它吧。”
现在这几员小将都明白了,那一场朱由崧是让着她,至此张环、陆校等人心里才平衡些。
朱由崧命高弘图拟旨,圣旨、扁额和帑银等全部备好之后,朱由崧派出太监第三、御马监的提督监安林代表自己亲赴四川石柱秦府办理此事,由于四川一带是献贼的势力范围,朱由崧让他们绕行宁南,让马家兄妹和钦差一路同行,并令兵部派出一千兵马沿途护送。
这些人刚离开京师,传来两份塘报,朱由崧看完之后,一喜一忧,觉得是收拾左良玉的时候了。
第232章秦良玉之心
这是一封信,卢九德从马金花头顶上取过来逞到朱由崧面前,上面写着我主陛下亲拆,四川石柱秦良玉拜上。
看到这个名字朱由崧就有几分敬仰,拆开一看,古体小楷跃然纸上,这几个月他又是学习又是看臣子的奏折,对大明的书面文字早就习惯了,因此不用翻译当然看得懂,从头至尾看了两遍,朱由崧深受感动,热血沸腾,便当众宣读此信,大致意思是:
我主陛下洪福齐天,若能读到此信,想是孙孙万年和金花应该有些功名了,老身叩谢皇恩浩荡,愿我主陛下松龄鹤寿。
秦马两家不敢称世代忠贞,然对天朝忠贞不二,夫千乘、兄弟帮屏民屏、儿祥麟先后长眠疆土,独老身苟活于世。承蒙先帝不弃,恩封侯爵。虽已年近古稀,居身偏野,然一日不敢忘国忧,今两孙学有所成,倘能为国进忠,为民请命老身深感欣慰。
值此天朝多事之秋,先帝新亡,流贼横行,鞑虏蹂躏北疆,黎民百姓挣扎于水火,老身痛哉!闻知陛下励精图治,整顿朝纲,笞编军将,匡复大明之志日臻,老身壮或!
想必陛下兴师讨贼之策已经了然于胸,老身不才,已为陛下募练三千勇壮,皆石柱英才,咸有执干戈以卫社稷之雄心,若陛下不弃,三千白杆可即日开赴沙场,老妪虽年迈壮志犹存,如有旨意,朽骨余生定当伏弩前驱,以报圣恩。
忠贞侯秦良玉叩拜。
朱由崧抑扬顿挫地读完此信,满朝文武无不肃仰,而马氏兄妹已经泣不成声了。
朱由崧当场重新追封马千乘为忠烈侯,追封秦良玉的兄弟秦邦屏、秦邦民和儿子马祥马祥麟为忠烈将军,加封秦良玉为忠贞侯,一品诰命夫人,太子少保等衔爵,并亲赐扁额“忠烈无双”,四字个由王铎代笔,拨内帑锭银十万两重修府门。
兄妹二人感激涕零,跪倒谢恩。
朱由崧亲自走下点将台,将兄妹二人扶起,朱由崧看向马金花哭得像桃子,笑道:“看小脸都哭花了,朕不笑你,你那干姐姐娇儿也要笑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