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崧思忖之后决定从科举考试入手,于是把今年的科举试题圈定为两大主旨要义,一是民间妄谈朝政之优劣,二是国库、内帑与抄家,所有的考生必须围绕这些进行策论,让翰林院负责命题,礼部负责主考事宜,让他这个礼部尚书亲自把关阅卷,朱由崧并传旨说,为了做到公平,防止有人滥用职权,弄虚作假,所有考生的卷子他都要龙目御览。
朱由崧这么做就是为了对付东林党,或者说首先对付的就是这个东林党领袖钱谦益。
局也布下了,坑也挖好了,朱由崧现在就等看这位钱大才子如何面对天下举子的骂声了。
不过钱谦益这些天也没闲着,自皇上这道旨意传下来后,钱谦益既怕又恨,他觉得这位昏君越来越难对付了,仿佛已经看穿他,让他这些天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什么事都谨小慎微。暗中却加紧与手绾重兵的左良玉和坐拥东南的郑芝龙联系,以谋求推翻昏君,另立明主。
前几天潜伏在武汉奉命游说左良玉的侯方域已经传来了密信,信中告诉他左良玉已经回绝了他们。
钱谦益大骂左良玉奸猾,然后把黄宗羲、方以智、陈贞慧等这些东林复社的骨干们秘密叫到府中密谋之后,仍然决定两条腿走路,策反郑芝龙的事仍然寄希望于他的得意门生郑大木,具体由黄宗羲来操作,郑大木的亲笔文稿已经给了黄宗羲让他抓紧临摹。
现在郑芝龙也给他来了回信,虽然这是一封正常的老师与学生家长的通信,信中提到的多是郑大木之事和对钱谦益的感激之情,但钱谦益从这封信中得知,郑芝龙与鲁王朱以海暗中有联系,不禁大喜过望,如果加以炮制和放大,再加上郑大木这个砝码,足以让这个海盗头子重新扯起反朝廷的大旗。
但对左良玉钱谦益当然也不能轻易放松,商讨之后,他们决定大量复制与左良玉暗中来往的私信,这些信有真的有假的,鱼龙混杂,这些信的主要内容就是非议朝政,还谈到了鲁王朱以海、唐王朱聿键、桂王朱由榔、潞王朱常芳等等,让他们与朱由崧有意无意地对比,说他们如何贤德,有暗讽当今帝王朱由崧昏聩无道之意。这些信如果不失时机地抛出去,足能够让朱由崧中招,逼反左良玉,这样他们的阴谋就得逞了。
这些他早就安排好了,现在钱谦益带着礼部侍郎吴伟业、礼部主事王豳、礼部员外郎张喆等一群幕僚在考场里已经开始巡视了。
因为接下来是先文考,文考结束之后才是武考,还有半个多月的时间才轮到他们,因此第二天,马氏兄妹、张环和陆校等一商议把这整座悦朋客栈包下来了,出重金将其他的举子客观都打发走了,他们打算与朱由崧在这里练习武艺,清静地呆上一段日子。
但是他们办完这一切后发现,朱由崧不见了,连他的妹妹朱娇也没了,他们的房间只剩下李全和小红两个仆从。
李全告诉他们,公子和小姐外出办事去了,可能需要一些时间,三位公子和一位千金有些扫兴,但也知好作罢,从这一开始,他们就在悦来客栈住下了,习文练武,打发时光,也是等待朱由崧兄妹的出现。
但一连几天都没有朱家兄妹的影子,李全和小红有时在这里,有时也不在,问他们也不深说,马氏兄妹和张环陆校等心存疑惑。
“小妹你说,朱公子和妹妹娇儿上哪去了?”马万年和陆校忍不住来到后院的练武场,问马金花,此时马金花和张环正在比箭。
马金花引弓放飞了一支雕翎箭,百步之外的耙子没有任何响动,马金花收了弓箭花绷着小脸白了他们哥仨一眼,没好气地说:“你们问我,我上哪知道去?”
“姐姐,你这一箭怎么又没中,前两天还是百发百中的?”张环跑过来道。
马金花没理他,也不知怎么了,这两天她老是心不在焉,脑子里时不时想起朱由崧和贺宣娇,特别是朱由崧的音容笑貌占据着她的脑海,挥之不去。
“朱公子是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们,搞得神神密密的。”马万年又道。
“我看也像。”陆校应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