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用请,黄宗羲早就在客室等着他了,由柳如是陪着。在密室,钱谦益见到了黄宗羲。
一见面这位大启蒙思想家就有满腹的话写在脸上,没等他问,钱谦益道:“太冲,知道你今天演进在场的都有谁吗?”
黄宗羲摇摇头,听众那么多,他哪会都知道?但知道以赶考的举子为最。
“皇上是其中之一。”
“皇……”黄宗羲惊得眼瞪多大,“钱公,皇上也在?”黄宗羲觉得不可思议,简直不敢相信,皇上贵为九王之尊,应该呆在皇宫大内,身边不是三宫六院,就近臣侍卫,一出宫千呼百应,在场的人多是些公子阔少,哪里有皇家的影子?
“千真万确……”钱谦益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黄宗羲愕然,闹了半天皇上就在自己身边,自己真是有眼无珠,难怪今天钱公表现如此异常。
不过惊愕之后黄宗羲又释然道:“钱公,那又何妨,皇上化妆改扮,大概是寻访民间疾苦吧,在下让他听几句逆龙鳞的话有何不可?独断专行,重用阉党,内阁虚缩,百官噤若寒蝉,或唯唯诺诺,或鹦鹉学舌,溜须拍马,这都是昏君实有的弊政,在下用这种方给他指出来,他亲耳听到了岂不更好?钱公放心,如若厂番找上门来治罪,皆是太冲一人之事,下狱断头绝不会累及钱公的。”
“太冲!”钱谦益一脸正色声音高了起来,“老朽岂是贪生怕死之辈,畏刀避剑之人?后天就要科举大考了,小不忍则乱大谋,今天你险些坏了大事!”钱谦益说着,把郑大木的一篇文章拿出来了。
黄宗羲恍然大悟,赶紧拱手致歉,一躬扫地,“太冲一时心血来潮,是太冲鲁莽了,幸亏有钱公周旋,否则今日之事必不可收拾矣。”
王铎、贺宣娇、李全、小红等人满脸的得意,让东林党对付东林党,这一招是比他们过去唇枪舌战、争得脸红脖子粗来得痛快,还是皇上有办法。
此时跟朱由崧心里一样爽甚至还爽过朱由崧的应当是郑大木,这场争论源由他和黄宗羲而起,论能说会道自己争不过他,但他绝不赞成黄宗羲的歪理邪说,正没办法辩驳时,没想到老师及时出现了,更没想老师的一番言论,令嚣张狂妄的黄宗羲直接闭嘴了,郑大木心中倍觉很爽的同时,对钱谦益大赞:“恩师不愧是恩师!”
朱由崧等人爽了,黄宗羲受不了,但在领袖面前还不敢太造次,强压怒火,刚要辩驳两句,柳如是悄悄拉拉他的衣襟,充他递眼色摇头示意。
黄宗羲血气方刚,现在头脑有点充血,但集后世五大家称号于一身的黄宗羲当然不是反应迟钝之辈,看出来了钱夫人示意他不让他多嘴,也意识到了,这夫妇二人合伙唱这一出肯定有隐情,于是只好默认自己方才之论是神经病之说了。
钱谦益这番话说得四周看热闹的又频频点头了,关键是刚刚口若悬河的黄宗羲现在像个犯错误的孩子,低头缄默,这些人很快就被钱谦益说服了。
钱谦益大声为朱由崧歌功颂德,这些当然不是他出口成章,也不是他信口开河,而是朱由崧这几个月的所作所为,他可以适当的放大一些,但绝不能“假大空”,因为他还一个特殊的听众,那就是他的陛下朱由崧,他说话得有凭有据,不能无中生有,不能信口雌黄,否则让朱由崧觉得不顺耳时,他今天就彻底白折腾了。
应该说钱谦益这场口不应心的演讲还是很成功的,原本被黄宗羲吸引过来的人,觉得皇权专断是万恶的根源,现在被钱谦益这一番灌输,觉得皇权专断也没什么不好,而且要开疆破土,要驱逐贼虏,要光复大明,皇权专断必不可少,势在必行。
钱谦益接替黄宗羲这场演说时间比黄宗羲讲得还长,因为一般情况下说服人比吸引人更难,钱谦益讲得口干舌燥,直到朱由崧脸上露出喜悦之色,直到四周看热闹的人热情地充他高高举手时,他才结束了这场口不应心的演讲。
看热闹者陆续散去,黄宗羲一脸的沮丧也离开了。
郑大木赶紧过来给钱谦益见礼,钱谦益这才知道这个得意门生也在,正好自己有要事找他,装作没有认出来朱由崧,他和郑大木、柳如是随着散去的人群也出了这层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