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三路判军大溃败(上)

但这些已经无关仅要了,紧要的是郑鸿逵并不答话,抡刀就劈,刘良佐还想扭转战局,摆刀招架,他的卫队也冲上来了,跟郑鸿逵带来的京营兵交手了,双方兵对兵将对将在南京城外厮杀起来。

论单挑刘良佐虽然骁勇,但不是武进士的对手,正招架不住时,阎应元带一支队伍杀到了,对这位假关公的骁勇,刘良佐刚才已经领教过了,因此不敢再战,拨马便跑。

本来他的几万中路军败象已现,大部分兵将都是在溃逃,他是主将这又带头一跑,这些兵将跑得更欢了,甚至祸及了后面的火炮营。炮兵们见状连阵地也不要了,填充好弹药瞄好目标的大炮也顾不得了,全都扔在阵地上跑路了。

京营兵铺天盖地而来,刘良佐那些跑不了的兵将,很快被夹裹其中,这些人不是傻逼,不想被诛杀,只有投降一条路可走,于是纷纷跪地投降了,朱由崧早有旨意,不杀俘虏,这些人得以保全性命。不过那些投降得慢的,已经找阎王爷报到去了。

与西路军和中路军相比,焦廷的东路军算是幸运的了。

接到刘良佐攻城的命令时,位于南都东门外的一万人马着组织了一个冲锋,不过在以擅守著称的江阴三公经营下,京师的城防早已是固若金汤了,别说一万人马,就是十万人马来攻城也注定是无功而返。

因此一个冲锋下来,焦廷的人马伤兵损将,只得先撤下来,再休整人马组织第二次攻城。

正这时候,城门突然大开,如狼似虎的京营兵竟然从里面杀出来了。认为人家不敢出战,因此才会攻城,现在突然大开城门京营兵杀出来了,诚然是这位焦总兵始料未及的,惊慌之中只得仓促应战。

此时溃不成军的西路军身后,无数的御营兵追杀而来,追在最前面的是数不清的铁骑,万马奔腾碾轧而来,烟尘滚滚,遮天蔽日,刘良佐甚至看到了刘肇基勇猛歼敌的身影。

跟高杰、黄得功和刘泽清一样,垂涎扬州的野心这位倡平伯刘良佐也一样有,对这位曾是扬州兵备道的刘肇基他当然识得,只是不知道刘肇基何时成了京官,还身肩御营统领。

“怎么会这样?”此时刘良佐来不及想这些,他脑子里想的是,西山凹区区五千兵马,如何能将他的一万大军瞬间杀得如此狼狈?要知道蔡廷真也是他摩下的一员猛将啊,带兵经验丰富,屡立战功,此时他人呢?

刘良佐还不知道,被他寄于厚望的蔡总兵早已经死于乱军之中了,此时恐怕已经被马踏如泥了。如果刘良佐能在西山口战场,此时他会完全相信朱由崧曾经说过的话,五千御营,个个以一当十,相当于五万雄师。

西路军闪电般的溃败下来,无疑令刘良佐雪上加霜,此时城外的几万判军,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朱由崧一看时机成熟悉,事先安排的各个环节都已经进行完了,果断下旨:“传朕的旨意,六万营兵出城杀贼!”

京营兵将早就想出城杀贼了,这几个月,朱由崧又是动用自己的内帑,从京营到御营,到操江水师,军马被装等军需品供应充足,粮饷放发非常及时,伙食标准还有了提高,新上任的江阴三公体恤部众,爱兵如子,皇恩如此浩荡,在这种情况下军人还有什么渴望的,唯有杀敌报国!

那些带兵武将们也憋屈坏了,得到圣旨之后,心里像开了两扇门一样,陛下早该如此了!

吊桥放下,四门大开,郑鸿逵和江阴三公带着京营将士倾城而出,六万大军如惊涛骇涛向刘良佐的人马冲去,喊杀声震天动地。

不必担心城中无有兵将,有人会趁机犯上作乱。此时,一万名锦衣卫和那些厂番们充当了临时的守城护驾角色,守皇城各门的,守京城四门的,随行护驾的,祖海和李全安排得井井有条,天衣无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