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没有麦克风,但朱由崧是站在高处,居高声自远,而且他用上武者的内力,声音更加雄浑悠远,其传播效果胜过二十一世纪集市上叫买叫卖的扩音喇叭,而且没有半点噪音,因此从刘良佐,到他身边的卫队,再到身边不远处的几万兵将,很大一部分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读完之后,城上城下,数万之众,窃窃私语起来。
“这难道真是刘良佐所写?”
“应该是……肯定是!这个时候皇上没必要弄封伪信在这里宣读,你没看到庞纪和刘同等人吗?”
“刘良佐果然通敌叛国,跟他兄弟一样当了汉奸,他所谓的什么君逼臣反,臣不得反,全是借口……蓄谋已久,我们上当上了……”
刘良佐的人马反应明显,不少兵将有种被刘良佐忽悠的感觉。因很多人还被刘良佐蒙在鼓里,原以为这次造反是正义之举,是出于保命的不得已之策,闹了半天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儿!
朱由崧这一招,无非是想让百官和众将包括跟随刘良佐一起造反的军将看清其嘴脸,现在都清楚了,刘良佐分明是个吃里扒外,脚踩两只船的大明蠹虫,和他的汉奸弟弟刘良臣私通书信,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这一点可以从信中看出来。
更为严重的无疑是这一次,他这是下定决心要走他兄弟的老路,王八吃称砣,铁了心地要当汉奸!
ps:看到有书友摧更,临时决定加更一章,求打赏支持。虽然本书存稿很少,但看到读者的心声,也要加更,不为别的,只为支持本书的朋友们,此处不需要有掌声,晚上还有一更,祝亲们周末愉快。另,看到订阅在下降,有的亲们是不是认为小草情节展开过慢,或者是认为在拖情节呀,冤枉了,其实小草写得很认真,是为了让笔下的每个人物都尽量鲜活起来,但水平有限,一人难趁百人意了,但小草决不是拖情节,请亲们继续支持小草,叩谢了。
刘良佐被朱由崧气得铜锣大脸涨成了紫猪肝,撂出了几句狠话,想吓吓朱由崧和城头的百官兵将们。
哪知朱由崧听后一点也不意外,仿佛尽在意料之中,或者说跟没听到差不多,冷笑连连,“刘良佐,你别得意得太早了,就你这几万蝼蚁之兵还想破城?朕也实话告诉你,朕运筹帷幄,早就布下了天罗地网,你摸摸你的脑袋还有没有了,还在这里大言不惭,大放厥词,你已经插翅难逃了,识时务的你赶紧给自己留个全尸吧,这样兴许能保住你手下的十万人马和你的一家老小,这可是你最后积德的机会。”
刘良佐把嘴一撇,尽是轻蔑之色,“是吗?说得怪吓人的,可是你的天罗地网在哪儿呢?倒是有几万京营兵,不过是乌合之众耳,龟缩在城中敢出战吗,不敢吧。哦对了,你西山凹还有一支人马,几千人够给老子这几万大军垫马蹄吗?恐怕此时早已经被我的蔡总兵杀得丢盔卸甲跪地求饶了吧!”
朱由崧摇头道:“果然是狂妄之辈,而且无知。刘良佐,你知兵吗?自古以来,兵在精而不在多,将在谋而不在勇,别看朕在西山凹只有五千兵马,可抵得上五万雄师,很快你就会明白的,但等你明白的时候已经晚了,赶紧集体投降是尔等的便宜。”
本想让朱由崧屈服他的兵威,没想到是妄费心机,刘良佐决定不再跟朱由崧废话了,刚要下令攻城,朱由崧这时又说话了,“你看看这都是谁?”
说着一挥手,早有准备的亲军锦衣带过来几个人,正是被卢九德在河南抓获的判将庞纪和刘同等,原来朱由崧早已经命令李全带人到河南把这几位解进京城,开始时李全还有些不解,这些罪大恶极,或杀或刮处置了就得了,这么远押解他们进京干什么呀,又不是什么主要人物,后来才明白陛下的用心,现在除使苦肉计有功的刘同之外,这几个全都是五花大绑的。
看到这几个人,刘良佐脑子嗡了一声,差点从马上裁下来。
这是数日前他派他们带着自己亲笔信去清营联络鞑子,不慎被朝廷的人发现了,据刘同所说,参将庞纪等人全战死了,只他一个带着鞑子的回信侥幸生还,这些人怎么出现在这里?还有自己的家将刘同,不是在寿州养伤吗?
很快刘良佐全明白了,他忠信的家将刘同背叛了他,与昏君的人马定下施了苦肉计,自己得到的那封信肯定是假的,这应该是个圈套,难怪熊州那边的清军迟迟没有消息呢!
这时城上的刘同也说话了:“刘爷不要怪小的,小的也是迫于无奈,为了一家老小能活命不得如此。小的伺候刘家这么多年,看您走到这一步小的还想多说两句,刘爷呀您别再异想天开了,一开始您就被人牵着鼻子走,跟皇上作对是没有好下场的,赶紧带着弟兄们投降吧,当今圣上仁德无疆,别再执迷不悟了……”
连自己最忠实的家将都背叛了自己,这是刘良佐想破脑袋都想不到的事,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