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名的部下看高进库来势凶猛,上百名弓弩手乱箭齐发,一阵狂射,高进库的部众纷纷倒地落马。
然而高进库亦非是凡辈,历史上他与李成栋投降清鞑子之后,屡立战功,由副将擢升左协军的统领,但他与李成栋不同,在李成栋反复之后,高进库对清廷忠心不二,竟然把时任广东提督的李成栋杀得大败,斩首一万多人,累官至广东雷州总兵。
做为一个叛臣降将,没有两把刷子,清鞑子正二品武官的瓜皮帽、顶带花陵很难顶得起来。
此时的高进库跟李成栋一样也豁出去了,将手中大枪抡圆了,上护其身下护其马,飞向他的箭矢纷纷转向,战马继续飞奔,眨眼间冲入黄名的队伍,一顿大枪,黄名的弓弩手被杀散,高进库的人马始得冲杀过来,双方混战在一起,在街头展开了白刃格斗。
混战之中,黄名大战高进库,没三合,高进库大叫一声将黄名挑于马下,多亏黄名的卫队拼死护主,冲上来几名偏将战住高进库,另几名兵将把黄名抢上马掉头就跑,此时黄名肠子都出来,浑身是血。
主将受了重伤,加他们巡逻队只有一千人马,也抵不住高进库的三千虎狼,因此他们且战且退。但这一撤退收不住阵脚了,加上街道不比野外战场,高进库只一个冲锋便将黄名的人马杀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
杀散了黄名这一千人马之后,高进库带着部众飞马继续前冲,拐过一道街,皇上的行宫就出现他的视线之中。
高进库双眼贼光四射地叫嚣,“给我冲进去,宰了昏君!”
高进库话音未落,从行宫里涌出一队甲衣武士,甲衣武士往两边一闪,露出一员大将,此将二十多岁的样子,高高的个头,细腰窄背,银盔素甲外罩黄战袍,腰悬大宝剑,面似银盆,目若朗星,往宫门口一站,其威风百步,不亚于长山之赵云,又好似西梁马孟起。
高进库的兵将一愣,来将哼哼冷笑,“谁要杀朕啊,尽管放马过来吧!”
不用怎么策反,这次倒反凤阳李成栋手下就有一大批追随者,具体来说总兵力超过八千人马。
李成栋采用诈降计,不算镇守凤阳的军队,连伤病号算上,投降的就多达一万三千余人,如果再算上王直手下的凤阳守军,这些高杰的旧部投降者超过两万四千人。
但这些兵将并不都知道李成栋的打算,只有一部分知道李成栋这一计策,这主要是他带来的徐州兵中的心腹兵将,其他的兵将占大多数认为总爷李成栋率领他们真正的投降归顺朝廷了,李成栋利用这些人为自己的诈降计打了很好的掩护。
八千人马也不是小数目,只是刚刚诈降了半天时间,黄得功还没来及得对他们进行整编,加上事先李成栋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因此上令下达,风吹草动,这八千人马立即就得到了消息,当晚李成栋、王直和高进库兵分三路,按事先的谋划开展行动。
高进库的目标是中都行宫,明末三大都城之一的中都作为龙兴故里,历经朱氏皇族十几代的修缮,帝绫、行宫一应俱全,规模不次于北都北京和陪都南京。
临近三更时,高进库带着三千人马悄悄地往中都行宫摸来。
现在是八月中旬,夜深人静,中都的大街一派空寂,只有天空高悬的明月默默注视着这支人马的动静。
高进库知道,他这三千人应该是炮灰角色,或者说起声东击西掩人耳目的作用,目的制造足够的混乱,好让李成栋得手,然后从王直负责的东城门逃出城去,至于能不能弑君杀驾则是次要的,高进库也没有太多的奢望。
三千人目标不算小,为了在暴露之前尽可能接近皇上的行宫,他事先对手下人马进行了简单的销声处理,如摘下战马的威武铃,马蹄裹布,马口戴镢,将士口衔枚,因此三千人马在寂静的大街上行军,动静并不大。
拐过两道棋盘大街,离朱由崧的行宫还有一条街的时候,突然前方的街道传来千军万马行军的声音。
“咵咵咵……踏踏踏踏……”
高进库的人马就是一愣,这时前方火龙闪动,一支队伍人欢马乍闪出十字街道,迎面而来。双方相距数十步,都自觉不自觉地停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