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削藩之难

现在这个旷世难题留给这个朱由崧了,他早就酝酿此事了,既然上帝让他穿越了取代了这副躯体的原主人,让他重来一回,必不能重蹈历史的覆辙。

然而,江北四镇军阀和武昌的左良玉可不是马士英,马士英身处京师,而且他是不小心中了自己的温水煮青蛙之计,自己才有机会得手,而这些军阀有兵有马有地盘,哪个都行伍出身的悍勇匹夫,手中都有几万甚至几十万枪杆子,哪一个都是烫手的山芋。

从前世的史书上,朱由崧也知道这些军阀不听朝廷,不修边事,不是争地盘,就是大兴土木,造府建殿,包养,海吃豪赌,过着海外天子的生活,清军压境时,他们大都见风使舵选择投降,因此必须得收拾他们,否则他们会把大明祸害掉的。

要挽救大明,要惩处军中的大老虎只有削藩一条路可走。把这几十万枪杆子抓在手里,南明的局面就彻底稳定了,到那时讨贼平虏指日可待。

但要削蕃得靠实力,朱由崧又在心里盘点了一下自己的家底,除去调往睢州的两万京营兵,眼前受他绝对调用的人马太有限了,连同锦衣卫、京营兵和操江水师,加在一块不足六万。这点人马别说去削藩,镇守偌大的南京城都显得捉襟见肘。

现在指望这至高无上的皇权来约束他们已经没有多少威慑力了,因为对这些尾大不掉的军阀来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因此朱由崧认为在没有足够的力量和恰当的时机不能打草惊蛇。

因为打蛇不成反被蛇咬是其一,其二这些军阀可能会狗急跳墙,要是让他们跑到李自成或满清鞑子的阵营,那自己就是最愚蠢的失败者,这盘棋就彻底输了。

睢州属于高杰的辖区,太监和圣旨出南京到睢州来往了几趟,他不可能不知道,但任免巡抚和督师河南是朝廷的事,高杰还不敢过多地干涉,特别是马士英等倒台之事,令高杰对这个皇上有了几分敬畏,跋扈自雄之态收敛了不少。

但是当他得知没经他允许皇上调走了他的总兵官许国定而让袁枢代替一事,并派了个残缺不全的男人来睢州督师,他心里不痛快,他认为皇上在他的治下这么做,至少得征求他的意见或者告之他,皇上不是要对他不利吧?

因此坐镇凤阳的高杰立即召开高级军事会议,除了没通知新任的总兵官袁枢之外,他手下的几个得力干将如泗州总兵胡茂桢、徐州总兵李成栋等十几个带兵大将和副将都到了凤阳。

高杰把自己胸中的郁闷向大伙说了,胡茂桢笑了,“总爷,这是好事呀,您为何闷闷不乐呀?”

“何以见得呢?”

自以为有孔明之才的胡茂桢往高杰身边凑了凑道:“总爷请想,”不管是许定当总兵还是袁枢当总兵,还不都是总兵的部属吗?卢公公督师河南,一下增兵增饷这么多,日后这都是为总兵爷做嫁衣裳,现在他们屯驻开封、睢州、归德之地,边患无忧,总爷岂不是省事了,他们抗贼拒虏有功时,这功劳当然少不了总爷的,总爷腾出手来赶紧招兵买马,陛下现在有的是银子,一下子就给了睢州一百万两,当务之急总爷应上疏朝廷。”

一番话说得高杰捧腹大笑,立即上疏朝廷要钱要粮。

睢州的事很快传至江北那三镇,现在的四镇因马士英倒台一事已经引起了轰动,飞扬跋扈刘泽清、刘良佐和黄得功等伯侯听说他们的老上司、权势熏天的马士英一夜之间倒台了,马家父子被杀,受诛连的还有兵部侍郎阮大铖、京营提督赵之龙、保国公朱国弻、操江提督刘孔昭、河南巡抚越其杰等等,这些人被杀的被杀,被抓的被抓,吓了一跳,皇上要铁腕治国了,会不会对我们动手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