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锦衣暴动(中)

刀光闪动处,又有几个锦衣卫校尉躺倒在血泊之中。

这些人只得扔下李沾,来围攻郑鸿逵。但他们哪是郑鸿逵的对手,郑鸿逵像只发疯的猛虎一般,无人能挡。

这时祖海挥刀跳了过来,两员主将交手了。金属交鸣,火星四溅,两个人从屋里斗到走廊,从廊下又斗到当院。

原来这祖海也不是草包,武功很有两下子,否则他也做不到这个位置,二人打了十几个照面,郑鸿逵看准时机使个刀里加脚,一脚把祖海踹飞了。

但这时祖海的人又围了上来,把郑鸿逵困在当中,郑鸿逵只得继续拼命。

等郑鸿逵从这一帮人中杀出重围,祖海看准时机一箭射出,郑鸿逵躲闪不及,扑的一声,正中左大臂,箭矢锋利无比,穿透甲衣钉了进去,鲜血迸流,疼得郑鸿逵身子一歪差点摔倒。

郑鸿逵把刀咬在嘴中,这个铁打的汉子手握箭体一咬牙扑的一声,将这支箭硬生生地拨了出来,顿时血流如注,他从袍子上扯下一条把伤口勒紧算是止血了,打算继续拼斗,但做完这些发现无数锦衣校尉又把他团团围住。

祖海毕竟顾及郑鸿逵是朝廷命官,手持血淋淋钢刀冷笑:“姓郑的,再不束手就擒,把你乱刃分尸,这可是你最后的机会。”

郑鸿逵一看,自己手下的人死的死,伤的伤,被抓的被抓,只有少部分幸存者被人包围了还在力战,心里一凉完了,但不能听凭这小子摆布,望武英殿方向心中默念,“陛下,微臣有负圣恩,永别了!”

郑鸿逵单臂挥刀,就要自裁,就在这时,有人高喊:“皇上驾到——”

赵之龙得的指示是按兵不动,原地观望。

原因是郑鸿逵初来窄到,他的亲信充其量不过一百多人,而锦衣卫成千成万的人马都在马家父子手里,打起来更好,正好借这个机会让祖海教训一下郑鸿逵这个不识时务的家伙,因此马士英和马銮、阮大铖商议之后,才让赵之龙装聋作哑。

月光皎洁如银,皇宫西暖阁内朱由崧正和皇后正在酣睡,两个人一丝不挂,金皇后的睡姿更浪,两个多时辰前,两个人又翻云覆雨了一番,再有半个多时辰,便是朱由崧闻鸡起舞的时间,叫醒他的当然不是鸡鸣,也不是当值太监,而是穿越过来这些天形成的生物钟。

正在这时,守值的小黄门在外面用独特嗓子喊道:“启禀皇上,卢公公有要事禀奏。”

小黄门的声音不大也不小,朱由崧现在多少已经有了武者的警觉,因此宫外的小黄门只喊了一声,朱由崧便听到了,知道这么晚了卢九德来见自己,肯定有要事,因此他没惊动皇后,匆匆整理了衣服,就悄悄离开了皇后的西暖阁。

随值太监在前面提着灯笼开路,朱由崧走在中间,后面跟着卢九德及几个心腹的东厂番子。

“这么晚了何事见朕?”在廊间朱由崧忍不住问卢九德。

“回皇爷……”卢九德附在朱由崧耳边低语了几句。

“哦,这个祖海胆大妄为,他想干什么?”朱由崧说着,脑子里极力搜索着这个人,很快知道他是锦衣卫中的骨干,曾经不止一次带着锦衣校尉为自己保驾护航。

朱由崧又询问了卢九德几句,了解了那边详细的情况后,思索片刻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移驾锦衣卫府堂!”

卢九德吓了一跳,皇宫里的锦衣卫出了这样的乱子,东厂都不一定能摆平了,一般情况下皇上惟恐避之不及,肯定是调动五军都督府来平乱,哪有亲自出现场的,在他的印象当中朱由崧可不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皇上,在登基之前这位福王可是被战乱赶得东蹿西跑,四处流亡,眼前他竟然要去斗杀现场,疯了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