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早朝

回到明末当帝王 星星草 2315 字 10个月前

此时,在通往金水桥和奉天门的御道两旁边,早已经排满了亲军校尉,个个精神抖擞,盔明甲亮,午朝门外的广场有数百名锦衣校尉,一看龙辇到了,鸣鞭执杖,热闹隆重而威严。

此时午朝门广场的西南侧还有一支人马,跟迎驾礼仪的锦衣卫不同,但人数要比锦衣卫多出数倍,带兵的是两名卫指挥使,几千名明军盔明甲亮全副武装,严阵以待。

但这些军队可不是皇上早朝的迎驾仪式,而马士英的亲军近卫。在午门外陈兵上朝,百官之中也只有马士英敢这么嚣张。

早有人将此事报与了朱由崧,朱由崧做到了心中有数,就凭这一点,马党不除,朝堂难安。同时他也替这副躯体的原主人感到悲哀,当皇上当到这个份上窝囊!

等朱由崧由众人簇拥着由御道坐在了金銮殿上那把除了他之外没人敢坐的椅子上时,宫门大开,富有特色声音在殿门口响起,“早朝时间到,文武百官参王拜驾!”

早就候在殿外的百官习惯性地整冠抖袍,手持弧板,鱼贯而入,按品级次序站定之后,整整齐齐地跪倒磕头,并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震宵汉。

朱由崧昂首挺胸在龙椅上坐得笔直,往下面看着,这一刻朱由崧才感觉到真正的皇帝气势,只是这是内忧外患的半壁江山,如果有朝一日,自己真的统一了华夷,再坐到这个位置上接受这些乌纱帽、走兽服朝拜时,那该是何等的威严?

想想这些,朱由崧有些心潮澎湃,但不敢多想,百官行完了叩拜之礼还跪着,皇上不发话,没有人敢起来。

“众卿平身。”朱由崧冲金劂之下朗声道。

“谢万岁。”文武百官齐声谢恩后,起身站好。

朱由崧看了看下面道:“众爱卿,早朝之前,朕有一件事情要公诸于众……”

朱由崧将昨晚的旨意说了,文武百官的目光都落到了锦衣卫都指挥使马銮身边的一位身着飞鱼服的郑鸿逵身上,脸上都带出了不可思议,有的甚至还小声窃窃私语起来。

“郑将军不是在镇江吗,什么时候进的京?”

“据说是昨天晚上。”

“陛下刚刚降旨让其坐镇镇抗清,特封镇海将军,怎么又到锦衣卫任职了?”

“不得而知。”……

郑鸿逵对这些言语跟没听到一样,一身正气地站在那里对着尊贵的陛下,一声不吭,连眼神都不带邪的。

此时,马士英和马銮没有说话,但二人心里就翻开了花了。

马士英原以为皇上连夜召见郑鸿逵是要擢升其为兵部尚书,倘此,有人会替他极力反对的,这也是他带兵早朝的原因,没想到是让郑到锦衣卫任职,心里稍稍松了一口气,但像锦衣卫这么重要的卫属,调来一个二把手,却没事先没有告知他这个一把手的儿子,这事似乎也有些蹊跷。

朱由崧稍微停顿了一下,看百官的反应,然后又道:“朕近来身体欠安,积压了几道折子,趁着今天的早朝廷议一下。”

朱由崧刚说到这里,司礼监掌印太监韩赞周赶紧从随堂太监李国辅手里接过一撂折子轻轻地放在了龙书案上。

朱由崧随手拿起了李沾的折子看了看又放下了,二目看盯向他。

“太常寺卿李沾?”

“啊……”

李沾听到皇上唤自己赶紧出班跪倒,自己一个小小的太常寺卿上疏弹劾堂堂的东阁大学士姜日广,虽然无法瞒得过姓姜的,但皇上难道要廷议这件事?在朝堂上,这合适吗?再说这还用得着廷议吗?

管他呢,在这个节骨眼上就得有所为有所不为,为了马总督也是为了自己今后的仕途豁出去了。

想到这里李沾把心一横回应皇上,“微臣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