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自己把自己嫁了

彪悍农女擒夫记 湘君 2640 字 9个月前

宋青宛看着村里头一系列的变化,也看到了宋家院子里的艰难,她决定立即去找宋洐君摊牌,看样子恐怕就近几日,她就要被卖了。

她手中只有四两银子,后来出了这样的事,她也没有机会再做澡豆去卖,甚至连她上镇上的机会都没有,所以她现在的希望全都寄托在宋洐君身上,这么大个人,一两银子总存着有吧,根据前身的记忆,这个宋洐君是着实喜欢前身的。

在一个炎热的午后,乘着家里人歇晌,她悄悄地出了院门,来到宋洐君的家门口,只见大门紧闭,里头没有声音。

宋青宛站在门外等了一会儿,心里正盘算着呆会要怎么说才好呢?宋洐君上面只有一个体弱多病的娘,下面还有一个只得十六岁的弟弟,家里田地不多,好在家里人口少,再加上宋洐君在村里头给孩子启蒙,日子倒还过得去。

犹豫了一会儿,宋青宛豉起勇气敲了院门,屋里传来妇人的声音:“谁啊?”

宋青宛还没有接话,里头宋洐君出了声,“娘,你先歇着去,我去开门。”

听到脚步,宋青宛退后一步,院门开了,宋洐君没想到门外的是她,立即露出一张笑容。

“你跟我来一下,我有话同你讲。”宋青宛干脆利落的开口。

宋洐君往身后说了一声,“娘,我出趟门,马上就回来。”

“早点回来,下午你不是要去县学么,眼看着天色也不早了。”

宋洐君没有理会后头的话,立即出了门。他原本正要准备去县学了,把这边村里头的事回去禀报给夫子,接着就回来,这一去一来的,差不多要到月上中天。

两人来到一处田野,宋青宛往四下里一看,没有看到什么人,她才敢放心的跟宋洐君说话。

在脑中回忆起前身与宋洐君相处的模样,宋青宛上前两步拉住宋洐君的袖口,摇了摇,“君哥哥,你娶我好不好,我不想呆家里了,我娘要把我卖了。”

宋家村诚惶诚恐的过去了半个多月,终于在三爷的安排下,村里的年青人从山间绕入各村,察探了整个顺成县,才知道所谓的九黎人屠村的事并没有发生,便是先前被人占领的村庄田地也已经撤兵,之前逃去山林躲避的村里人也跟着陆续返村,才发现家中妇儒稚子无一人伤亡。

这一场莫名其妙的闹剧就这样莫名的停歇下来。

宋家村的村人个个议论纷纷,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儿。

直到一个月后,上平郡派来知州大人下来查探民情时,顺成县知县才得知已经改朝换代了。

大梁国号只用了五年,接着刘家人坐上九五之尊,改梁为魏,成了魏国。

当然这中间的弯弯绕绕顺成县的百姓是不知道的,知县大人按着旨意在布事栏里帖出这个消息后,百姓们围聚在一起,听读书郎讲解,终于明白又改朝换代了,之后就各自散了,该下地的下地去,该吃饭的吃饭去,这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宋家村的人终于安下心来,村里头的读书郎宋洐君与宋三郎得县学夫子的意思,把布事栏里的消息再次普及讲解一番,最后宋洐君道:“九黎人被赶出中原,咱们可以安心了。”

宋家院子,田氏大骂:“杀千刀的,今年税赋又加了,叫我们庄户人家怎么活?”

宋勇听到这话,蹲在廊下一声不吭,脸上的横肉颤了颤,瞪了田氏一眼。

宋家三兄弟连着读书郎都出来了,大家伙坐在院子里一句话也没有说。

改朝换代了,税赋也变了,先前缴两税,户税和地税,按田地征收,家有秀才郎,可免一人徭役,还能免一部分的税赋,然而那是在大梁的时候,现在是魏国,刘家治理天下,按前朝制度来,得按人丁缴税,秀才郎也算在内。

宋三郎从县学回来便说了这事,这个读书郎只负责把话传达下来,似乎不痛不痒,宋家人就气得不行。

九黎人固然不好,但人家一上来就减了税赋,还重视读书郎。

宋勇一家田地少,人口算多的,三个儿子两个女儿,加上两个老的,现在还有两个小的,上下九个人,田地却一分不多,较之先前缴的税就要多了一倍。

正在一家人愁眉不展之际,土坯墙外有村人经过,传来说话声,“宋喜你们一家人就好了,田地多的,人口少,你家就你大哥和你,上面也只有你娘,你又没有娶媳妇儿,缴三个人的税比咱们家少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