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授回道:“城中未有乱迹,儁乂将军管速有方,接收了城防派遣了士卒巡视城内各街,宵小之辈不敢生事。”沮授回了一句,这才又道:“至于臣留下来,是本初的意思,他希望陛下能留袁家一脉,他说他与公路不一样,他还不至于不可原谅。”
刘协点点头,但是却犯难道:“可是,他的三个儿子,好像并不想获得朕的善意,没有想继承侯爵的意思。”
袁绍的爵位可不低,是二县的万户侯,天下少有。
所以光是这一个爵位就够袁家吃饱喝足,光耀明媚了。
当然这个侯爵是袁绍伪皇封的,并不是刘协,刘协被董卓控制的时候只封了一个乡侯给袁绍。
乡侯的话,二千户食邑就不错了。
田丰、沮授闻言不免痛惜,感觉袁绍有点白死了,三个儿子不能体会作父亲在苦衷,真是不孝。
“算了!朕听说本初不是还有一个幼子吗?那现在朕就将袁绍的邺侯封给其幼子袁买吧!”刘协大方的说道,然后又问:“他的幼子是叫袁买吧!”
田丰、沮授眼睛一亮,想了想,点点头,袁绍还有一个儿子,他们差点都忘了,这个幼子好像只有一岁,还在襁褓之中。
不加提起,还真没人记得。
不过好像是被袁尚带走了。
刘协之所以能记起袁买,只因为这是一个坑爹的家伙。
这小子深受袁绍喜爱,《三国演义》里好像说,因为袁买生了重病,然后袁绍准备好的南征都放弃了,错失了攻打曹操的机会,于是让曹操得以喘息之机,最后多积蓄了实力。
而且这个坑爹的家伙也未能逃过恶魔的附身,最后还是挂了。
所以刘协大方的把爵位送给了他。
一但袁买挂了,爵位自然就没了。
刘协竟然还知道袁绍有个幼子,当真是关注很细,难怪能从董卓手里夺回兵权,并一步步做大,统一西部,果然是有原因的。
有如此英主,天下统一有望,不知道是不是想起什么,沮授问道:“陛下!你是不是早就想好了瞒天过海之计,想要取冀州。”
百思不得其解,不管是田丰还是沮授都不觉得刘协会在今年攻取冀州,很明显这是一个临时的主意。
他们的分析,刘协原本的大军是真的准备回长安,休养生息,好好发展,夺取益州之后,才会进入关东战事的。
刘协点点头道:“本来是没有打算的,我来冀州是一个巧合,进入邺城本是游山玩水,考察民情的,但是袁绍惹怒朕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有一个大势力的浮现,朕不得不加紧统一在步伐,才能抵御外敌,第三呢,是有一个麻烦不攻自破,没有必要调重兵回长安了。
第四百一十三章在入邺城
“既然如此,爱卿觉得他会投降吗?”
虽说蒋义渠不善攻,但是善守也不错呀!这种人正好用来对付北边来的蛮夷,调到边塞补充补充很有必要。
田丰摇摇头:“如果本初不死,他是觉无可能投降的,一定会坚持下去,最后哪怕防线被攻破,也会带着溃兵回邺城。”
意思是很难喽!
刘协朝邺城的方面看了一眼,便不在意了。
袁绍会不会自杀,他也不确定。
刘协开着越野车渡过漳水,并未在南下,而是回到陶亭锦衣卫的据点,等着最后的消息。
翌日!
邺城传出消息,袁绍死,袁谭等人分家各自溜了,邺城成了无主之物。
田丰得到消息,收拾了一把衣服,整好帽子,然后朝着邺城的方向恭敬一拜,算是对袁绍的过往告别了,尽最后一丝君臣之礼。
刘协也是感慨,没想到袁绍竟然还真的自杀了,当真是没有想到。
不管怎么说,初期的袁绍还是很有雄主之相的。
不管是在洛阳,还是渤海,亦或者是十八路诸侯会盟,都展现出了他过人的一面。
就这样烟消云散了。
“田爱卿,跟朕一起回邺城吧,那样你可以直接祭拜一下他,这个朕不在乎的,朕说到做到,可惜他三个儿子不懂形势。”邺城就剩下沮授与张颌了,刘协到是一点都不担心了。
如果袁绍未死,还有可能是设下圈套。
至于袁谭、袁熙、袁尚这三个家伙一块,还不能成事。
“多谢陛下!”田丰理解刘协,刘协说过袁绍自杀可以放过袁家,保一个侯爵,这对袁家来说未必不是一个好结果。
可惜他三个儿子,还想各自玩个的,掰下手腕。
这一次锦衣卫不用藏着掖着,全部召集齐,组成一队小队跟着刘协大摇大摆的进发邺城。
走到一半,车上的超级步话机又响了,刘协调频接活,只见对面的贾诩自责道:“陛下!臣等失算了,蒋义渠突然带兵南下去往兖州了,我们追击只拦截了三分之一的兵马,被他带走了六七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