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永兴磕磕巴巴地说:“我们模样儿不好看,难得进去丢人。”
百合再听不得这话,硬把两个人拉进店,一看他们咽唾沫舔嘴唇的模样就知道没吃早饭,连忙一人一碗豆花、两个包子,放在桌上请他们吃。
汪永兴生怕自个儿占了位子,别的客人没处坐,往端起碗往旁边一蹲,唏哩呼噜地喝起来。他女人也半辈子都没上过桌,坐得十分不安生,想蹲下吧又难看,急得直冒汗。
百合看他们实在难受,给文娃娘使个眼色,文娃娘便拉着汪永兴家的往后头去。汪永兴家的见文娃娘是个年纪跟她差不多的妇人,不似百合那等年轻鲜亮,倒放下一大半心,乖乖跟着去了。
李彩凤走过来:“再没见过你这样心软的,昨儿还怕麻烦,今儿就拉人来吃东西。”
“不管成不成,哪能少了人这一顿饭?”百合尝过挨饿的滋味,在吃食上格外精心,待人的诚心便是请人吃好吃的,要是对方不受这份好意,她也没法子。
一时吃完早饭,汪永兴夫妻俩肚子也热了,脸也红了,絮絮叨叨地说百合是个好人,往后做牛做马报答她。
百合哪里敢受这一说,忙说:“你们好好做活就成。我正要带二妹去立契,你们去不去?”
那两个人二话不说跟在后头,百合不由笑出来:这样的人省心,总比那等调三窝四的好。百合跟宋二妹两个手拉手走在前头,汪永兴两口子跟在后头,一时到乡老家里,请文书、中人、保人,写好契书,约定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工钱如何结算,若是劳作时伤了怎么算一一写好,都按上
手印。
百合虽会写字,也没必要这时候炫耀,只管跟不识字的人一道按手印,完了留下几十个钱请诸位中人保人的酒,自己带着三个雇工出来。
“你瞧,没人吃了你们罢!”宋二妹一路上听百合小声说了事情经过,才一出门就笑起来。
汪永兴小心翼翼地把字纸折起来贴肉揣进怀里,“没有,没有”
百合连忙提醒他:“字纸可沾不得水,你这样放一时还行,回去还是找个可靠地方放下,免得叫汗水洇了。再有,别忘米柜、面柜里头放,免得招虫子吃。”
汪永兴夫妻两个半辈子没见过几张写字的纸,当真是战战兢兢,回家后抓耳挠腮半晌,最后还是汪永兴家的出主意,放在敬神的香炉底下压着。
没过两日,两人发现百合竟也能写字算账,看她的眼神儿都不对了:都说能认字的人是文曲星老爷,大年家的咋也会写字,莫不是个女文曲星?
他们问起这茬,听见的人都笑得肚痛,李彩凤说:“我们大年家的倒不是女文曲星,是个财神座下善财仙女哩,财神同文曲星是朋友,善财仙女也就会认字。”她随口胡诌,没想到话传来传去,再传到她耳朵里,已然有人信誓旦旦地讲起文曲星和财神老爷一道除妖赐福的古来。
元宵节过后没两日,李彩凤就把能做活的人带来给百合见一见。
那两个人恰是一对夫妻,同文娃爹娘差不多,都是话不多又能做活的老实人,百合往常也见过,只不大熟。
百合先说:“我这里做事情,就一个要求,我咋说,你们就咋做。要是你们说,你们种地的年头比我活的年头还长,要自作主张,我是不能答应的。”
其中男的姓汪,叫汪永兴,算起来跟汪小福还是本家,只是关系已经非常远。汪永兴搓着手说:“我们说是种地多少年,也没能种出个啥名堂,你年纪虽不大,人却比我们都灵光,我们愿意听你的。”
汪永兴家的只顾跟着丈夫点头,一个字都不晓得说。
后头李彩凤跟百合说:“你看永兴家的,你才嫁给大年那会子,我就怕你将来长成她那样,幸好你开窍!”
百合笑着谢她:“要不是你,我且没有今日哩。”
百合先和汪永兴夫妻两个说些闲话,慢慢套问他们家中田地多少,人口多少,为啥不种自己的地反要来给她帮工。
她说话虽和缓,声气不大,叫人听着十分舒服,但条理清晰,在汪永兴夫妇看来已是了不得的诘问,两个人慌得满头汉,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回答,好些时候答话根本就不是百合要问的那个意思。
好在百合有的是耐心,看这两个人实在老实,不像是会偷奸耍滑的,又有李彩凤从中作保,无论如何李彩凤的面子要给,便认认真真听下去。原来汪家族里有一样毛病,最好欺负个孤儿寡母,当初汪大娘和汪小福是这样,汪永兴十四五岁时爹娘都死在二十多年前那一场大乱里头,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年纪,族人收他做养子吧,嫌他太大养
不熟,不管他吧,那么些个田地放在他手里头实在叫人垂涎。
半大小子守着几十亩地,终究守不住,叫族人一点一点抠去肥田,最后手里只留下为数不多瘦田。后头娶了个也是穷苦人家的媳妇,两个人都不是活络性子,寻不到赚钱的门路,只好苦巴巴挨日子。
百合这里不怕雇来的人老实,就怕太有自己的主意,譬如宋秀秀那样胆大包天又一心一意给自家扒拉东西的,她绝不敢用。
算来算去,汪永兴夫妇相当合适,她便说起工钱的事情:“我们家的工钱定然不敢跟大户人家比,不过也不算很少,就是田里的菜蔬,每一茬下来你们也分得到。”
汪永兴夫妇两个点头不迭:“我们晓得你是个宽厚人哩,要是大户人家,我们也不敢去。”
柳府庄子上年年招人,这两个怕自个儿太笨,去了庄子上也得叫人排挤出来,一直不敢去,直到百合这里要雇人,才抖抖索索地来试试运气。
也是他们运气好,百合挺满意,双方约好工钱价格,百合便说:“既这么着,明儿下晌就去乡老那里立约,白纸黑字好办事。”
她认契约,汪永兴夫妇却只认她这个人,听说要写契书又慌起来:“我们大字不识得一个,如何敢立契约。”百合笑着说:“原是为了将来有事情好有个对证,不光你们,就是宋家二妹来我这里做活,一样要立契书。到时候一式三份,写好了按手印,你们要疑心我同乡老、保人合起伙来骗人,也可以带着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