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 破土造新房1

柳三平道:“大年哥这人看着不显,人专爱同他打交道,我去山里多少回,他们也没待我这般亲热过。我一问,人家说大年哥像个好人,再不会骗人。我就是个会骗人的?”

宋好年哈哈大笑:“好兄弟,这回多亏你!”

百合同宋好年说自己最近的成果:“跑了三家窑厂,一家青砖做得最好,一家瓦烧得顶结实,我都订了足够的量,他们已经开窑烧起来,顶多一个月就能全送来。”

宋好年奇怪:“咋用的钱比先前算的还少些哩?”他只当百合妇道人家舍不得花钱,“修房子是大事情,可不能在这上头省钱。”

百合笑道:“我可是会算账哩。”

她数学学得不错,要算一算砖瓦的数量和最优订购方案还是可以的,具体步骤不用跟宋好年说,只告诉他:“放心,再错不了。”

正月十早,三个匠人主持破土动工,燃放鞭炮,阴阳先生焚香烧纸,把写好安抚土地的红纸埋进早就择好的地基当中。

柳义早召集来一批兄弟,这帮兄弟又各自带上小兄弟、小舅子之类,全都是青壮年汉子,百合做葱油饼、疙瘩汤和五香茶叶蛋招待他们。

柳三平和泥瓦匠在地上绷好线,又用石灰沿着线一路撒过去,勾勒出房子的地基雏形。这帮兄弟们先在划好的地基范围内往下挖五尺,挖出深深的沟槽来。

沟槽深五尺,宽接近三尺,众人在泥瓦匠带领下用石块砌起地基,石块中间以黄泥黏合,看着不大结实,实际上手艺好的泥瓦匠砌出来的地基,用六七十年都不成问题。

柳三平另外带着几个人架起木料,劈砍削凿,一枚铁钉不用,只用木头榫卯,把房子的梁架结构拼合起来。

每一个榫卯的大小深度都经过非常精确的计算,若是算不准确,将来房子必定东倒西歪,柳三平给自家兄弟造房子,加倍用心,自然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李彩凤、宋二妹等人每日给百合帮忙,整治饮食。

这要是换在百合上辈子,人家帮她这样多,她肯定浑身不自在,总想用工钱报答人家。偏这时候的人除非在柳老爷庄子上做活,否则平时帮自家兄弟一把,是一点报酬不肯要的。

宋好年跟百合夫妻两个只有把众人的人情牢牢记在心里,将来有机会也帮他们一把来偿还。

如今还是冬天,天冷飕飕的,一群小伙子做起活来满头大汗,个个要脱掉大棉袄。百合唯恐他们哪个染上风寒,每顿饭都有滚热的姜汤,喝下去保暖驱寒,从肚子到脚下都暖烘烘的。

每隔两日她就熬一锅骨头汤,或是用猪骨,或是用羊骨,多放花椒、生姜,汤里几片肉、几块水灵灵的萝卜,喝一碗下去,汤鲜味浓,又饱肚子又暖和。众人都说宋好年仁义,别人给他帮忙,他从不亏待人。不但柳义这一众兄弟踊跃帮忙,就是平素没啥往来的闲人,听说后也有些意动,光是冲着那两日一锅的骨头汤,他们也愿意去帮忙哩!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过完元宵才算完。

要往长里算,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这个年才算过完。不过青柳镇上人家从初五开始,开市的开市,开集的开集,已经陆陆续续恢复正常生活。

初五这日叫破五,特要洗头洗脚剪指甲,刀子剪子都要拿出来动一下,锄头镢头也要拿去破破土,图一个好兆头。

初五过后,宋好年到柳义那里,说起自己的打算:“趁着这两个月还不到农忙时候,我想把房子一修,要求大哥和兄弟们帮忙哩。”

柳义早知道他要修房子,连忙问:“钱够不够?不够我们再给你凑一些。”又问,“你打算要修个啥样的房子?”

宋好年早在心里打好稿子,“也不要多大,长三间砖瓦正房,两边各两间厢房,影壁外头再有一间偏房。”

柳义默默一算,笑起来:“一共三口人,你就要这些个房子?”更何况,腊梅没几年就要出嫁,到时候家里可就只剩两个人。

“嘿嘿,将来你侄子侄女总要住的,提前修好,免得到时候手忙脚乱。”宋好年理直气壮地觉得自己和媳妇将来会有很多孩子。

柳义失笑,道是:“你既已有这个想头,我们分头去找木匠、泥瓦匠、阴阳先生,请他们来一道筹划筹划。”

啥时候破土动工,啥时候上梁,啥时候搬家,都要阴阳先生来择日子。不到日子,宋好年可先准备砖瓦木料,这些要和泥瓦匠、木匠商量。

镇上木匠是柳三平,他们兄弟相熟,要叫他帮忙很是方便。泥瓦匠和阴阳先生须得提两斤酒、一双肉上门,柳义和宋好年分别去请,没过多久,几个人就在宋好年家中碰头。

宋好年请几人坐下,把自己的打算一说,柳三平是他兄弟,先问:“那这些日子你们住哪里?”

要是这房子拆了,宋好年总得给自己一家子寻个住处。要按常理,回老宋家去住最合适,不过柳三平晓得宋好年跟家里关系不大好,因此忧虑他的住处。

宋好年道:“这房子不拆,新房子就在旁边空地上建起来,你们看咋样?”

阴阳先生惯给人看地基、阴宅,见多了为地契打架打官司的事情,闻言先皱眉道:“旁边儿空地虽没主儿,万一将来有人说起来也是个麻烦,你倒是先同乡老们商量,写好地契的好。”

宋好年点头受教:“明天我就去办地契。”

于是几个人细细筹划起来,要粗细木头各多少、到哪里去买,要青砖、青瓦各多少,哪里的砖瓦便宜质量好,需要多少人工,如何保证这些匠人的饭食,家具如何打

阴阳先生推算出吉利日子,写下将来要压在地基下、挂在房梁上的两封红纸,捏着红包先行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