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想法并不容易达成,”胤禛微微摇了摇头,沉吟着说道,“但也不必将事情一味地往坏处想。沈湘,按照令尊如今的说法,他就是你的救命恩人,他实实在在地帮了曹家,又将你当做亲生女儿养大,这是如山重恩,无可辩驳。
“因此,哪怕你找回真正的身份,也不该忘了这份养育恩情,忘了沈氏夫妇的六载付出。在我看来,你自然可以光明正大地孝顺他们、亲近他们、探望他们、关心他们。
“我想,只要你有这份亲近沈家人的心思,曹家人如何想——唔,曹家人不会如何想的,他们自是好的,曹大人更是忠孝仁义学问不俗,绝对不会阻止你的。相反,他还要支持鼓励你的这份孝心。”
裴湘留意到,胤禛每次提起曹家时都会不自觉地加重语气。虽然他的神态表情中并没有流露出任何的冷淡不喜之意,但她依旧察觉到了一种隐约的不屑。再加上这人虽然嘴上说着曹家人的好话,可是内容却疑似在教导她如何抓住曹家看重名声的软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不禁有些疑惑地眨了眨眼睛。
“多谢四阿哥提点,”裴湘试探着说道,“其实,我身世之事还存有一些疑点。而且,曹大人必然已经察觉了。他之前没有指出,大概是顾忌我失踪之事,如今我已经平安回归,想来曹大人会开始着手深入调查六年前的真相的。届时,我不一定就会离开沈家。”
裴湘此时还不知道康熙的心思,胤禛亦是如此。
两位皇阿哥遇险之事的加急折子昨日才送到康熙手中,相关批复和旨意还未送达菩提寺这边。并且,哪怕今晨就送到了,康熙也不会把自己的想法态度告诉胤禛等人。他只会对曹寅稍加暗示一二而已,随后就不会再多加关心了。
毕竟,对于一位日理万机的帝王而言,一个六岁的小姑娘——哪怕她聪慧异常,也不值得他过多关注留心。
当然,康熙的稍加暗示,便足以左右曹家对待裴湘的态度了。
就在裴湘和胤禛站在晨间的竹林旁交谈时,得到暗示的曹寅也早早起身,披着一件轻柔保暖的裘袍坐在书桌前给远在京中的孙老太君写家书。
他像往常那样报了平安又向母亲问安后,立刻详细写下了自己昨夜听来的裴湘遇见两位皇子的前后经过,然后又用只有母子二人才能领会深意的措辞语气描述了一番康熙提及裴湘时的表情语气变化,以及最后的那一句暗示。
曹寅相信,当老太君读过他的这封家书后,就会立刻压下心中对裴湘的所有疑虑和不喜,从此以后只把她当做如珠似宝的曹家大格格。而家中定海神针孙老太君态度一改变,底下的那些奴才自然就知道该如何殷勤奉承日后归家的大小姐了。
曹寅所料不差。
当京中的孙老太君读完儿子的亲笔书函后,只是稍稍沉默出神片刻,旋即就满面笑容地扬着手中的书信,高声吩咐给家中所有下人发双倍赏钱。
而赏钱的理由则是,曹家的大格格终于脱险平安了!
并且,大格格不久之后便会随着亲生父亲曹寅一道返回京城。届时,府中上下一定要做足了准备,好迎接身世可怜又勇敢孝顺的曹家长女归家和骨肉亲人团聚。
得了赏,又是老太君亲口吩咐的,曹家上下再没有谁会没眼色地编排裴湘了。
而曾经在老太君耳边进谗言的常嬷嬷则悔得肠子都青了。她之前察觉到孙老太君对那个出生就不见了的庶长孙女有些不喜,就立刻站在忠仆的立场上,“忠言逆耳”了一番,在孙老太君耳边悄悄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她说裴湘被歹徒掳走并失踪数日,哪怕最后会被平安找回,可失踪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谁也说不准。这必然会让小姑娘的清白名声有损。哪怕裴湘此时才六岁,还是个小小女童,并且许多人也不会多想,可……终究还是美玉微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