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两天我就要军训了,要半个月,军训完正好国庆节,我回去找你。”
温睿和他聊了两句校园生活,问:“你原来在哪所高中读书?”
“怎么了?问这个干吗?我在一中读的。”
温睿看了眼不远处的学校,门口的牌子大咧咧写着“淮城第一高级中学”。
他问了对方很多问题,刘明扬一向话痨,该说的说了,不用说的也上赶着给温睿讲。
温睿耐心地听着。
听刘明扬说,这边的小吃摊位挺多的——
镇上没高中,各个镇的学生都来市里读高中。有些家长操心孩子成绩会过来租房子照看他们,但大多是忙工作,让孩子住校。
食堂饭菜格外难吃,晚饭更不必说,有时候还能看见中午剩下的饭菜,学生自然喜欢出去买吃的,贵就贵了那么几块钱,但一般来说家里困难的人不多,大多学生还是乐意掏那个钱的。
而且他们要上晚自习,学生天天做题耗脑子,等下了晚自习一个个饿得眼冒绿光,一股脑冲学校门口买小吃去了。就算有些人懒得出来,也会求着同学给带点。
刘明扬还说,学校门口的那些摊位都是固定的,小吃种类也很多,他要是想做点小生意还挺困难的,毕竟人家都做了那么久了,他个新手,除非弄得非常好吃才能跟人家抢生意。
而且那些摊贩都很会做人,对学生非常热情,和同学关系都处得不错。有时候学生就算不买东西,仅仅路过摊位,那些小贩儿都会主动打声招呼。同学们大多养成了和谁家关系好就吃谁家的习惯,只是偶尔换下口味。
两人大概聊了半个多钟头,刘明扬说自己要去开班会才掐断了通话。
温睿准备等到中午,想看看有什么好吃的。
十点多钟的时候,他就发现街道上突然冒出来很多摊位,那些小贩摆摊忙碌起来。
温睿走到最里面,发现小吃还真是五花八门——小笼包、千层饼、老婆饼、烤红薯、洋芋头、碗儿糕……
他站在一家老旧的店门口思考自己能做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