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治三年四月十九日傍晚。
当皇帝和淑妃去探望昭王时,昭王明日就要娶过门的妻子陈大小姐进宫来拜访了皇后。
皇后不是没想过陈大小姐要来,只是没想到她会如此嚣张地来。
说来就来,从不通报,来了就赶人离开,完全不客套。
那阵仗弄得就跟恨不得别人知道她们不对劲,知道她们要反。偏偏做这些事的陈大小姐还能趾高气昂地站在皇后面前。
……
曾瑜,赵渃,陈琏,顾菱。
当年京城贵女中名声最大的四个贵女,是无论去哪都待在一处的好姐妹。
至少在满京城的人看来,是这样的,她们本该四人悉数入宫。但陈家大小姐陈琏在关键时刻被自家不成器的弟弟坑了一把,事情说起来到现在还有点意味不明。
好姐妹们自然都是劝慰着陈琏,可这真心几斤几两重,她们四人都很清楚。
当初设计了陈琏的是如今的贤妃,而自进宫起,任是陈琏那傻子弟弟也看得出这贤妃是皇后的人。
过节仇恨甚至嫉妒,各种复杂的情绪不必说,只需知这两人是不能再彻底的死对头。
“玉儿啊,明人不做暗事,把话讲清楚,成则一荣俱荣,败则一损俱损,皆是老话了,望你知。”
陈琏轻笑着坐到主位案几旁的高椅上,因为没人在,任何掩饰都不做了,称呼都直接叫起了乳名。
皇后也不恼,在另一边高椅坐下,看着陈琏慢慢悠悠地搬弄手指头,就有一阵想把她手指给扳断的冲动。
“就为了提醒我这种事,你岂不多虑。”
陈琏转过头。
她也是那种清秀类型的女孩子,水水嫩嫩的娇小姐,杏眼薄唇。
皇后暗自咬牙。
当年京城那帮闲得又不愿意去上吊的穷酸书生不仅搞什么才女排行榜,贵女家世排行榜,贵女贤德榜。
还弄过一个评判标准完全看评判人喜好的贵女容貌榜。赵渃排第一,便是如今的惠妃,陈琏第二,曾瑜也就是皇后本人第三,如今的德妃顾菱第四,其后之人不必再说。
弄了那么多莫须有的排行榜,这群人如此积极,弄得像他们会因此就娶得到这些贵女一样?
闲就闲,还非要把皇后给排在陈大小姐下面。
“哪里是多虑。”
这时陈琏却甜甜地笑起来,出声断了皇后的思绪。
“玉儿别忘了,这事又不仅仅关于你自己,曾伯伯可是占了大头。”
……
“板上钉钉的事你真的多虑了。”皇后真的不耐烦了。
“多提醒几遍是几遍,毕竟玉儿做事总让人摸不着头脑。”
什么叫“让人摸不着头脑”?讽她做事不光明磊落,耍手段玩心计是吗?
又怎样,她义父就是如此教导她的,她父亲也是如此教导她的,这世上的人都是这样教导她的。
她可是皇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