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时间紧迫

帝国的晨辉 硕鼠 2206 字 10个月前

5天前,远西派出的第一批援军到达卡马圭,这一次足足来了30艘大型帆船,1500名可以陆战的士兵,同时按欧扬的要求带来小麦、大豆、高粱的种子和甘蔗种苗,准备在新大陆种植。

为此,欧扬专门划出500万亩耕地和20万户殷地安奴隶,按南洋拓殖的模式建成十几个大种植园。

这些种植园产权完全在华夏人手中,欧扬打算用其中部分股份偿还这次远征的投资者,剩下的部分分给参与远征的士兵和冒险者。

欧扬估计,第一批每个参战者可以从中获取每年3000元的收入,这在华夏本土,已经可以算是中产阶级水准了。

除此之外的报偿就是缴获的各种贵金属和宝石之类,目前运回国内和准备起运的此类物资,估计价值超过1200万元,这笔钱也有一部分会分给投资者和探险队参战者。

至于国家的收入吗。

外蕃的朝贡是一个,种植园的税收是一个,贵金属勉强也算,然后就是港口、矿山以及筑路权。

欧扬在给殷地安人划分国土的时候,把所有新大陆外蕃国家都变成内陆国,沿海五十里范围内全部属于华夏帝国的领土(遗憾的是现在欧扬没有人手去占领这些地区)。

当然,这些划分本质上都是欧扬为方便自己统治做出的决策,未必会在内阁得到通过——也许内阁希望把新大陆全部变成直辖领土呢?在有陈鑫和韩昆这两个穿越者前辈的情况下,这也不是不可能——他们都很清楚新大陆对帝国的重要性。

如果内阁真的做出这样的决定,欧扬打算放弃自己在新大陆的特殊地位,把位置让给后来的人,自己带着妻妾,跟高亮一起继续环球航行,直到回国为止。

这是保全自己名声的做法,其实有些掩耳盗铃,但对他自己的未来确实有好处——汉人不会喜欢言而无信的内阁成员,哪怕只是对新征服的庶民、奴隶言而无信。

对汉人来说,这又不是在战场上,你泱泱上国的代表,欺骗一帮文盲一样的被征服者,实在说不过去。

但只要欧扬放弃在新大陆的地位,做出一副替殷地安人抗争的样子,就完全不同了。

内阁不同意欧扬的决策,那不能算错,毕竟内阁没答应过殷地安人什么。欧扬为殷地安人辞职抗争,那他“欺骗”殷地安人的错就算抵消了。

皆大欢喜。

欧扬估计,用不了多久——也许一年,也许两年,内阁对新大陆的基本决策应该就能确定。

所以,对他来说,时间已经很紧迫了。

如果想要在此地尽可能赚取好处和政治资本,欧扬必须尽快发动新的攻势,至少征服新大陆南方另外一个强国——殷加帝国,把新大陆征服者的称号拿到手。

欧扬可不希望内阁要把新大陆一口闷,自己不得不离开新大陆的时候,还留下一大片未征服的土地给后来者建功立业——实际上,有这种想法是因为他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荣登上柱国,因此对功劳还处在极度渴望状态,如果知道已经算半个内阁成员,他恐怕就不会在乎到底是谁来征服新大陆了。

毕竟欧扬说到底只是一个秀才,连举人资格都没有,高中都没上过,如果没有在新大陆获得足够的荣誉和身份,回到国内进入中央,他就只能花几十年时间慢慢磨时间往上爬,那是他不愿意面对的未来。

新大陆和环球航行,这就是欧扬回国之前最后的机会,他当然要好好把握住。

因此,援军到来后,欧扬只给了他们3天休息时间,到第4天,他立刻把前后两批华夏远征军成员混编成一个总兵力2000人的独立战斗旅。

然后发布命令,召集所有殷地安外蕃国家代表在特诺奇提特兰开会,商讨针对新大陆其他未臣服政权的远征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