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殿下就是没经验!”秦晴毫不客气的打断陈厚熜的询问,直截了当的说:“金银也就看着好看,最大的利润永远不在这里!”
“那,最大的利润在哪?”
“人口!土地!矿藏!”秦晴激动的喊:“能养的起上千万人口!可以想象那里有多少耕地!”
“有土地的地方一定有矿藏,区别只在于我们现在能不能用得上!不管怎样,先占着,今后肯定意味着千万倍的回报!”
金银就那么一点,采光了也就没了。
但是耕地就完全不同了,南洋诸国加上一个南洋路,大约8万家大小种植园,就能基本抑制住国内的饥荒。
每次天灾人祸,共和朝廷都疯狂调运粮食赈济,三十多年没引发大的民变,南洋的奴隶种植园在其中居功甚伟。
不客气的说,每次灾荒,华夏少饿死一个灾民,背后至少是5个南洋奴隶用命换来的粮食!
现在,如果能够获得新大陆的几十亿亩可耕地(欧扬的估计)——不,甚至只需要再有一个南洋级别的殖民地入手,再加上化肥工业的发展,最起码华夏人将有可能永远告别饥荒!
偏偏,欧扬,以及那些随船回来的水手都在说,他们面对的是一个以前从未见过的文明——很有可能是真正的殷人东迁的后裔,而且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有几千万人!
能养得起这个级别的人口,耕地数量怎么可能会少?
至于汉人把粮食拿走,当地殷地安人怎么办。
呵呵。
这其中所涉及到的利益,不管是政治上的还是经济上的,都足以让整个帝国为之疯狂!
金银之类,相比之下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金山银山永远比不上金河银海,细水长流才是正道,何况这次恐怕不止是细水,而是黄河长江般流量的利润,千百年流淌!
“吴王殿下,赶紧给国内写信吧。”
秦晴说:“这不是我们能吃得下的,让国内那些大富翁们都动起来!这可是至少十代人的富贵!”
苏美和宋潇潇走后,陈鑫一直没有睡着。
他瞪大双眼盯着天花板,似乎有什么话想说。
所以曹少钦也没有离开,也没有叫宫女进来侍奉,而是垂手立在太上皇身边,静静等待着。
果然,过了片刻,陈鑫开口道:
“我是个坏人,我知道我应该为人民做的更多,但我没做,我不是那个人,我做不到完全大公无私。”
“您是不是坏人,您自己无法下结论。”
老太监曹少钦悠悠的说:
“千秋功过,自有历史评说。”
“瞎扯淡!”陈鑫骂骂咧咧的说:“历史是文人写的!老子在文人眼里是什么样子的,老子能不清楚?可老子就是不怕他们!老子是担心的是人民!真正的人民!不是士绅,不是工商业主,也不是那些狗屁官僚和文人,就是那些最最普通的工人,农民!”
“那有什么关系?只要让人民也成为文人就成了。”
曹少钦继续说道:
“工人、农民的知识越多,他们越容易对历史有自己的评价。”
“但是仍然很容易被蒙蔽,被误导。”
“总比只能听到文人阶层一个声音好。到那时候,您是好人还是坏人,才会真的有定论,不过,太皇您完全不必在意,您和奴婢都绝对看不到那一天了。”
“是啊,老曹你说的有道理。”
陈鑫终于放松下来,昏昏欲睡。
他模模糊糊的哼哼着:
“好人还是坏人,不重要了,反正老子已经做完了,任他们随便说去吧。”
华夏帝国,镇远路镇远城,总兵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