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讼师1

帝国的晨辉 硕鼠 2356 字 10个月前

何况还是外国人。

尽管这只是四京中的一个,尽管来了不过仅仅一天,苏美已经能切实明白这句华夏谚语的意境了。

光明历1076年3月16日

天气:晴朗。

又是个好天气,可我已经无心欣赏华夏帝国西京的人物风貌。

实在太忙了,我今天先去讼师协会与我聘请的那位姓宋的小姑娘聊了一下,以每小时5元的价格请她陪我再去一趟理蕃司,不得不说,这个价格是有其道理的。

宋小姐只用了二十分钟,就帮我办好了作为外交人员的一切手续,并强迫理蕃司同意在我向真正的京师进发的时候,再派遣一位随员跟着我,直到安全的把我送到京师理蕃司为止。

我还真不知道——实际上,我看华夏帝国的官员也大多不知道,《大华律》中规定正式外交人员居然还有这种待遇。

我突然意识到,这位个子小巧,脸上始终带着两块玻璃的女孩对我来说是个宝贝——她并不歧视外国人,只要给钱,她就一定能把自己的业务做得非常妥当!

于是,我又带着她去了华夏人开办的银行,把我手中所有金币和大部分宝石兑换成了华夏纸币。

呵呵。

我自己来兑换的时候,一枚标准重量的曼陀罗金币只能换3元。

而宋小姐出马,银行给了她1:6的兑换价!

光明历1076年3月15日

天气:晴朗。

我——大概也是整个西方第一个正式外交使节,第一次进入光明与黑暗之中最强大的帝国,华夏帝国的都城。

不,其实不是真正的都城,因为华夏帝国一共有四个首都,我所在的西京,只是四个都城中的一个,帝国真正的统治中心,其实是皇帝和内阁所在地的京师。

当然,即使只是都城之一,我的所见所闻也已经足够让人感到震撼了。

西京这座城市,曾经是华夏帝国六个王朝的都城,道路四通八达,人民富裕安康。

根据接待我的礼部官员所说,这座城市的总人口超过一百五十万,其中三十万人是常年驻足在这里的外国人(实际上就是外蕃商人)。

宽阔的朱雀大街足够容纳二十辆马车同时并行,大街上满是鲜衣怒马,高声谈笑的少年,只是他们仍然得严格遵守太上皇时期就定下的交通规则,否则,只需要两次违反规则,始终在大街上巡逻的警察们就能罚走他们一匹马。

街道两旁是一家挨着一家的酒肆、店铺,苏美一路行来,看到了至少二十家规模庞大的豪华饭店,不低于三十家出售丝绸、棉布、毛毯的纺织品店,以及数不胜数的成衣或食品店铺。

主打西域商品的店铺门前有婀娜的胡姬身披轻纱跳着勾人的舞蹈;而有资格的汉家商店门前则利用飞在半空中的热气球,挂着从各位文化达人那里请来的,充满溢美辞藻的诗句。

与建筑物清一色筒子楼的军威等西域城市不同,西京作为六朝古都,保留着无数前朝留下的宫阁楼宇,这些建筑无不雕梁画栋,俊美非凡。

即使对华夏文化没有特别了解的苏美,也对这些既气势恢宏,又极度奢华的建筑感到难以置信的震撼。

这里的每一栋建筑,都需要几十万能工巧匠长年累月的努力,才可能出现在人间,苏美走在前朝皇宫的外墙前,边走,边轻轻抚摸那明黄色的墙体,感受着汉人先祖那厚重的历史。

这一刻,她仿佛明白了,华夏帝国那令人不敢直视的自信源泉——不仅仅现在他们是最强大的,在历史上,他们还是最强大的!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他们还是最强大的!

既然如此,那么,有什么理由不自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