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都有安排,欧扬自然也不例外。
只是,他的情况太过特殊,许多事需要综合考虑。
比如,欧扬参军时间不长,而且没有经历过军校教育——虽然现在讲武堂被吐槽为课程死板(就像地球上的应试教育),但毕竟算是正途出身,没有军校的成绩,欧扬很难在野战军中走到顶层。
但欧扬的功劳特别大,不仅是战争方面,大战过后的谈判,他作为主要谈判人员为华夏赢得的利益,并不比最开始的十项条件差多少。
如果只计算功劳,欧扬可能还在萨师琦这样的野战旅长之上,比宗伯风、左恒柏也是不差分毫。
而且他“高风亮节”,放弃主持分割蛋糕,赢得了正对西方经济利益摩拳擦掌的国内各路财团的好感。
这事虽然没有功劳,但国内财团会在舆论宣传方面给予他一定的支持,这其实也可以影响军方对欧扬功劳的判断。
有鉴于此,国家给欧扬的选择丰富了许多。
首先,欧扬可以自由选择回不回国,如果回国,欧扬可以在继续服役和退役之间做个选择。
如果继续服役,欧扬会去讲武堂深造,毕业后(讲武堂的成绩也可以换算成功劳),他将会直升参将,进入帝国将官行列。
如果退役,欧扬可以获得县子爵位,然后拿着33分加分(20分功劳10分边境海外服役子爵3分)去上高中,无论是考举人、进士职称,还是以后考大学,都用得上。
考虑到这些考试总分不过100,加上33分,跟保送也没什么区别。
秦晴的想法是,直接经乌尔拉草原北上俄特勒亚。
因为会穿越俄乌两军交战区,途中比较危险,因此左恒柏向司令部请了假,专门带领左家的私兵以及一队顺风行雇佣的冒险者护送自己的未婚妻。
加上秦晴带领的私兵,这支北上队伍的总人数超过1000,而且全部都有武装。
这已经足够了,在乌尔拉控制区有叶尔登、巴雅尔等人帮忙,到了俄特勒亚境内,秦晴毕竟是下诺夫哥罗德女公爵的亲生女儿(虽然母女关系很差),身份一亮,明白事的肯定也不袭击她。
在交战区,如果有热血上头又不开眼的傻缺上来找死——队伍里有300多杆火枪和一门小炮,他们尽管试试看。
战争结束以后,就算野战军也可以有一段轮换休息的时间,何况远西军团野战军高层也有一些人事变动。
按照左鹤林的设想,作为临时混编单位的远西军团将以现有三个旅的兵力为基础,合并成一个常备野战军团。
具体番号还没定下,不过军团长将预定给左恒柏。
如果一切顺利,左恒柏将会升级为中郎将(与他老爹左云翼的军衔一样,可见现在国家对年轻军官的提拔力度)。
另外两个旅级野战军官,宗伯风地位特殊(当过一段时间的军团长),他将回国,朝廷给了他两个选项任由其自己选择:
一是担任一界新征服地区的军政总督(另外一个地方,不能在西方),任职期间没有太大的问题,就会被调到讲武堂当一到两任校长。
二是回内地,担任常备野战军军团长,说是皇上本人非常属意他,想把直卫军交给宗伯风指挥。
直卫军军团长虽然也是中郎将,但他们毕竟是禁卫军,地位非常特殊,
两条路线都是10年后有很大机会升上柱国的节奏(按共和年以来的通行规则,有灭国之功者升上柱国可以不用熬资历,但奥克毕竟暂时还没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