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塞,还真有点早期电子对抗的味道呢。’
作为军事迷的欧扬,眼神都亮了不少,他由衷的赞叹道:“不愧是鱼道长的高徒啊,小石榴好厉害!”
“没有啦”左水晶红着脸解释道:“那个鬼使的术法水平比我高,但他离得太远,控制的鬼兵也太多,应该没有注意到我的小伎俩,这才会被我得手呢。”
“术法能力比你强?”欧扬更加兴奋了:“那就是说,你越级,啊不,我是说,你战胜了一个更高水平的施法者?”
“他没注意到我。”左水晶觉得欧扬是误会了,她确实在一个水平远高于自己的施法者手上沾到一点便宜,但要说取胜,还差得远,对方很明显只是大意了而已。
“不,我没误会。”欧扬的眼神里充满溺爱,就好像左水晶的法术是他教的一样,这一刻,欧扬觉得少女真的成长了。
“你摸到战争的真谛了,不要说什么对方没有注意到你或者对方大意了这种话,在战场上,那通常是失败者自我开脱的借口。”欧扬耐心的解释道:“我是不了解你们施法者之间的战斗是怎么一回事,不过,我知道,在战场上,集中优势兵力猛攻对方某一点,是取胜的最佳途径。”
欧扬记得这样一个故事,有人问拿破仑:“为什么你总能以少胜多?”
拿破仑的回答是:“因为我总是以多打少。”
说到底,战争就是这样一个道理,战略上兵力少于对方并不可怕,只要每次战斗能形成以多打少,那你的兵力实际就比对方多。
前世的第一代tg,就是这方面的老手,虽然他们总兵力低于kt,但每次战役,都能通过杰出的机动性,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
左水晶无意之间,也做到了这一点,而且她现在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对面的施法者还没有感知到她的存在,同样的招数,还有重复使用的机会。
左水晶的魔法尚未用出去,对面西狄阵线先有了新动作。
正前方,最靠近华军胸墙的几辆盾车,突然被从两面推开,露出几辆挡板上开了炮窗的“新式战车”。
联军的远程支援火力终于就位,虽然只是一些最轻型的神机炮,但也被赋予厚望——皇帝和张元期待它们被摧毁前,至少能压制住华军步枪火力(华军炮位都不在一线,这个距离神机炮打不到华军大炮,射程最近的6斤炮也不行)。
然而,华军的准备远比他们充分,遮挡视线的盾车让开射界以后,华军炮兵指挥官几乎立刻发现敌人的企图,早就做好准备的70线膛炮和6斤骑兵炮同时对乌尔拉炮兵开火。
这是这个世界第一次炮兵对决,然而双方的力量对比并不公平。
乌尔拉人在混乱中只集结了27门发射3斤弹丸的神机炮,而他们的对手,则专门集结了12门70线膛炮和全部12门6斤骑兵炮。
在单位投放量方面,双方有着天壤之别,何况,华军拥有完备的炮兵工事,而乌尔拉人,只有一块面对地方炮兵实际防御力为负数的木板。
华军抢先攻击,而且第一轮炮击就把乌尔拉人的炮车覆盖在其中,至少6门神机炮被当场摧毁,更严重的是,有不少其他神机炮炮手被横飞的木屑波及。
乌军仓促还击一轮,十几枚枚轻飘飘的3斤炮弹砸在华军第一道胸墙上,只取得华军步兵3死7伤的可悲成绩。
这是技术上的全面压制,对现在的华军炮兵来说,神机炮作为早期后膛炮,子药和炮膛之间的公差大得惊人,完全无法密封,因而炮膛漏气问题让人心醉。
三十年前华军装备这种武器的时候,很少用来发射实心弹,因为同样重量的炮弹和发射药,神机炮威力比普通前装滑膛炮初速低四成左右,给人的感觉非常得不偿失。
现在也是如此,乌尔拉人的神机炮甚至未能击穿80公分厚的胸墙,所有3个华军牺牲者,都是露出头来观看战况,与擦着胸墙顶端飞过的炮弹来了个亲密接触。
片刻之后,双方三种大炮的射速差异也显现出来,不需要清膛的70后膛炮率先开火,这一次,华军的炮兵射击更加准确了一点,仅这些后膛炮,就成功摧毁5门乌尔拉神机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