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战军这次带来的5个炮连,19门轻型火炮(有一门10斤野战炮在渡口之战中被摧毁了,一直得不到补充),因为性能不同的原因,不得不违反炮兵操典的集中原则,形成三个不同的小型炮群,分散部署。
这个时代没有有线电话,更不要说无线电之类的通讯工具,分散部署的炮兵,要组织起统一的火力支援体系并不容易(甚至可以说是完全不可能的)。
只能由指挥官指定一个目标区域,说明需要的打击效果,然后让各个炮群的指挥官自己见机行事。
对王辉这种专业的炮兵军官来说,这是非常不合理但又不得不为之的做法。
而且多处炮兵阵地也增加了炮兵展开时的工作量,欧扬看看表,各个炮兵群实际完成部署已经是晚上19点28分了。
几个小时的耽搁,加上已经降临的夜幕,让那些原本就军纪松弛的外蕃部落兵变得更加烦躁,他们聚集在队伍最后面,不知道东方人到底在等什么,他们甚至对炮兵的土工作业产生了一些误解,以为远征军也要修筑工事与兽人对峙,这引发了更大骚动——因为土著兵的行粮不足,根本无法接受长期战斗。
欧扬倒是能够理解这些傻瓜的想法,毕竟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没见过炮兵开火(包括撒剌和扎彦在内),不明白战争之神的实际威力。
但他不打算容忍违法军纪的行为,于是欧扬派遣200选锋兵,与撒剌、扎彦的亲信部落兵一起镇压了几个躁动的小部落。
战斗还没开始,欧扬就先下令处决了将近300个“自己人”。
作者硕鼠说:1:前面犯了个错误,简述出动兵力时,把远征军的野战炮兵给忘了,诸位读者请自行脑补增加3个中队的野战军。2:炮兵的情况,实际上来自一篇基础小文章《论炮兵》,有兴趣的可以百度一下看看。
远征军临时司令部12月22发出征召命令。
12月27,外蕃部落在镇远城集合,左恒柏在城里进行了一些轻微的奖罚活动,以加强宗主权,随后对外蕃部落兵进行粗略整编,以最强以及与华夏关系最近的三个部落为首,组成乌古底、撒剌、扎彦三个集群,平均每个集群有3000到3500人。
12月28,全军誓师出征。
由于带着太多累赘,先行出发的远征军前行30里后立刻就地扎营,让开最好走的河面,等脚底绑着宽大草鞋(用以防滑)的外蕃部落兵乱哄哄的通过。
这拖累了全军的行进速度,到腊月29,全军才前进60里,到达大森林边缘。
当然,由于兽人在斥候战中大败亏输,实际上直到华军集结完成,兽人斥候才发觉情况不对。华军都已经出动了,他们才意识到敌人攻击在即。
华军走的再慢,大量后勤车辆支援之下,一天30里还是有的。
当华军开始布置炮兵阵地,兽人的动员才勉强完成一半。
长达300里的防御线上,烈风家族自己防守大约180里,他们此时在防线上部署了31个王子,5000战兵,另外还有6万多没什么战斗力的辅兵。
华军的攻击位置就在烈风家防线靠南的位置,别说此时烈风还没和其他家族达成攻守协议,就算智慧立刻向疾风、雪风请求援兵,2天以内援军也到不了。
所以,他们暂时只能依仗自己家族的力量了——烈风?智慧、烈风?无敌和一个月前刚刚成年,可以领兵上战场的烈风?勇猛手中还掌握着差不多2000战兵的预备队,得到预警后正在迅速向一线靠拢。
烈风?酋长自己手中也有3000战兵,只不过这些人只能用来防守更加重要的烈风斯克,估计不会派往大森林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