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他们现在还没到,如果能赶得及参战,撒剌会被安排给秦晴指挥,扎彦部队暂时属于欧扬。
左恒柏一心想要全歼城内的兽人军队,他是真的希望把城内所有兽人男丁全砍了,这样斩首数能好看一些,2000多级兽人头颅加上几千上万的土著脑袋,作为一场战争的首胜应该可以让文官在史书上给皇帝留句好话了。
因此,左恒柏决定四面围攻城市,除了海军负责的北面水门之外,王辉指挥的野战军负责最远的南门,秦晴负责西门,欧扬负责离得最近的东门。
左恒柏亲自率领预备队,准备增援任意方向。
这种以相等的兵力同时围攻敌人四门的做法,其实犯了兵家大忌。只是大家现在对自己的部队都有信心,欧扬不到100个屯垦兵能杀光100个最精锐的兽人,虽说有先手偷袭的优势,但也足以证明敌人单兵战力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
由于城内防守的兽人有内线机动的优势,为了防止敌人快速集中兵力一个个击溃攻城部队,主官们商量后决定陆地部分同时攻城,不分先后。
欧扬作为离目的地最近的一队,即使被敌人发现也不能提前主动进攻。只有等秦晴和王辉都到位后,听“河鲤”号的信号一起行动。
这个时代自然没有手机、电台等即时通讯工具,不过军队里有自己“同时行动”的办法——很简单,就是约定一个总攻时间,到点进攻罢了。
前世那只从弱到强的无敌军队,在建国前用这一手简直炉火纯青。这一世,至少野战军非常喜欢使用这种战术,欧扬当初在短期军官培训班里,绝对遵守时间也是教官多次重点强调过的。
“河鲤”号会在下午3点启动,在那之前攻城部队必须到位。大约3点30分左右,军舰会拖着木船横渡苏利尔湖,用主炮近距离对城北水门上方的木质城楼开一炮。
这一炮声就是总攻开始的信号。
按照原本的计划,远征军需要等到左恒柏直属的最后一个野战军大队和秦晴的第二批屯垦军会合后,全力进攻兽人的城市。
但远征军指挥官左恒柏被中秋那天传来的消息刺激的不轻,现在着急上火的想在共和年结束之前将胜利的消息传回国内,为自己的偶像皇帝陛下的戎马生涯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算算日期,如果一定要等到全部预订部队到达再出发,哪怕很快攻克敌城,也还要打扫战场确认战果,再把捷报通过大森林里刚刚建起的一连串兵站跑4000多里送回国内,最后再从帝国西部边境的岭西路通过驿站系统跑7000多里传回京师
这上万里的路程跑下来,时间实在太紧张。
华夏的先贤曾经教导后辈“不因怒而兴兵”,就是说出兵之前一定要做好准备,不要被极端情绪所左右。按这个说法,左恒柏现在的心里状态实在很令人担忧。
不过他是指挥官,有权利制约他的两个人——折彦颜和秦晴,一个根本就还没到(就是到了,估计也会比左恒柏更激进),另一个很干脆的对年轻校尉的决定表示了支持。
军令一下,不可更改。
主官已经做出决定的事,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只能保留,等仗打完开总结会的时候再说。
8月16,37号站全军出发,只留下一个屯垦军中队防守,等待后续援军。
由于秦晴的兵装备远较第一大队精良,因此留下的中队是欧扬所属的第1大队第6中队,加上上次在扎彦部落的战损,现在整个屯垦兵第一大队只剩下500战兵。
为了补充人力,欧扬不得不带上各中队这一路上抓来剩下的300多辅兵,其中100多特别勇敢强壮的还给发了铁斧子。这些人战技和配合能力肯定较老兵差的远,只能勉强增加些人手壮壮声势而已。
秦晴指挥的800战兵实际上编制为屯垦军第6大队,两部合计1300屯垦军战兵,按计划,一旦打开城墙,他们就负责率先冲进城去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