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皇帝要退休

帝国的晨辉 硕鼠 2349 字 10个月前

可是他在位期间开启了工业革命,地主手中的那点小钱很快就上不得台面了,文人雅士虽然没了税收特权,但以他们的家底,随便做点什么都能维持体面的生活。

皇帝为普及教育大把撒钱,相当于以武力为后盾,用经济利益赎买了被儒家集团把持了千年的教育垄断权。

因此,在文人集团眼中,共和皇帝既是掀翻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传统,让斯文扫地的昏君,同时也是开启了少见的“治世”天下的明君,一个评价彻底两级分化的矛盾综合体。

那么,在左恒柏这样的军人眼中,共和皇帝是个什么样的领导呢?

其实真要说起来,当今圣上开展的第一个改革针对的就是军队。

本质上现在的野战军就是脱胎于和泰年间,齐王带到辽东去的那些新军。

改革军事制度,追求全军火器化,创建陆军大学性质的讲武堂,不断利用一个接一个的战场胜利提高军人社会地位。

在华夏军人(不算那些半奴隶性质的屯垦兵)眼中,共和皇帝是一位睿智的统帅,值得信赖的坚定依靠,全军追捧的明星偶像,甚至可以是一位值得托付性命的好兄弟。

简直就是东方异界的拿破仑波拿巴。

因此左恒柏才会对皇帝莫名其妙的退位反应如此之大——他以为自己的偶像还会指引大家十年以上的时候,偶像已经鼓足了劲非得让贤了。

可对欧扬来说,这所有的一切简直就是标准的穿越者模板,何况这位仁兄选定的年号还是“共和”。

这样一个坚决拒绝遵守封建帝王行业规范的皇帝,到了年龄直接退休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当然,这种理由恐怕没法跟其他任何人说。

除了欧扬以外,估计也很少有人能接受。

“欧大人真敏锐。”船长赞叹一句,接着说道:“这正是接下来,我要向前线的诸位代为传达的重要事项。”

船长挥挥手,一个水兵从身后为他递上一大摞《邸报》。这玩意在华夏帝国的地位相当于前世共和国的《人民日报》,属于最具权威性、最具影响力的政治报刊,一般是每个月整理发行一次,如果出现紧急情况,也会不定时增刊。

这份月刊性质的报纸是有心人了解朝廷政策走势的风向标。共和年以来,哪怕是不识字的平民、公民,想要对朝廷有所了解,就要到有读报先生的茶馆等地方,专门听取《邸报》内容。

欧扬记忆中,他求学时就曾在家乡的茶馆中为人读报打工,收益还颇为不错。

当然,这个买卖也只是红火了很短的一段时间罢了。义务教育逐渐推广开之后,平民以上家庭全员全员文盲的情况已经很少了,已经不足以支撑读报先生这个职业继续存在。

《邸报》的发行量很大,但价格可不便宜。欧扬也是在自己有了收入来源后才开始订购了一整年的分量。

只是远征开始后,他离本土越来越远,后勤运输部队任务繁重,也不会专门给他捎带这些东西,因此最近半年的内容他还都没看过。

看左恒柏等人的模样,估计比自己也好不到哪去。

如果现在有蛋疼星人把远征军的军官传送到京师去,大概率会被京城的老百姓当做乡巴佬。

船长给在场的每个平民阶层以上军官分发了一份报纸,打开之后,欧扬习惯性的首先看了一眼日期——是7月份发行的增刊,这意味着朝廷有很重要的事需要提前宣布。

还没来得及看内容,就听到船长朗声宣布:“当今圣上已经正式下诏,今年年底退出大宝,晋为太上皇。太子殿下会在明年年初登基,内阁已经全员附属了。”

现场一片寂静。

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看着笑眯眯的船长,这个穿着笔挺海军军装的年轻佐尉似乎很享受大家的注目礼。

貌似永远潇洒异常的左恒柏校尉终于也绷不住了,他用颤巍巍的声音问道:“皇皇上的龙体?”

“左大人想多了,皇上龙体安康,没有任何问题。”现场唯一的海军军官说话不紧不慢,听得人简直想揪住他使劲晃晃,好让他把话全都倒出来。

不过欧扬倒是联想到了一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