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目标

帝国的晨辉 硕鼠 2272 字 10个月前

也是这个原因,如今的华夏军中权威最大的部门,除了中央的兵部以外就是总参谋部了,甚至军中还流传着“打不打看兵部,怎么打看总参。”的谚语。

“大森林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宽!东西横向只有六、七千里的样子,而且生狄在大森林里靠西的位置有一个大型商栈,那只猫说那里储备着很多粮食,能容得下几千人常驻。拿下这个中转站能省我们不少功夫。”说话的是一位人高马大的野战军督尉,那肤色,黑的粘上胡子就可以演张飞了。

“可据说那个商栈里我们这里有三千八百多里,离生狄的东部边境才不到两千里,会不会太靠西了?”另一个白面书生一般的佐尉对此有些疑虑。

“我们本来还计划穿过上万里路程直接堵生狄的窝呢!”一个年轻的军官立刻叫到:“靠西一点正好,说不定不用打草谷,生狄就会自己送上门来!”

左恒柏点头赞同道:“我也同意以这个商栈为目标,只要能驻守上千野战军,对手多些也不用怕。再说我们这次出击又不是要一举犁庭扫穴灭亡这个生狄的国家,据点越靠西,就越能控制更多的大森林土著,我们的战略优势就越稳固。”

帝国的军官或许会莽撞,但绝对不会是傻瓜。得知即将面对的是一个人口数量不再华夏之下的大国之后,一举消灭敌人的想法立刻烟消云散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更加谨慎的计划——基本如左恒柏所设想的,通过一系列小规模战斗确立华夏在大森林里的主导权,消弱对方的国力。如果战事顺利,大约二、三十年后就能采取更加激进的措施对付西方的敌人了。

事实上,对于各位军官们来说,这样的对手反而比能被几千人一战灭国的土著国家更有吸引力。

想想看吧,几千万个功劳!

左恒柏一脸震惊的看着欧扬。

倒不是震惊于欧扬在这份报告中找到了什么了不起的隐藏信息,而是讶异于欧扬那不着边际的脑洞。

“你这是怎么联系起来的?”

“好歹也是科学协会的会员,这点想象力都没有?”欧扬调侃一句,然后才解释道:“因为报告上说西方第一次出现火炮是在这个游牧民族的军中。游牧民族吗,骑马射箭他们是行家,发明大炮这种事怕是还差点火候。”

这样一说,左家父子很快就搞懂了欧扬的思路。虽然数量并不多,但草原战争期间鞑靼确实缴获过华夏的大炮,也曾经利用被俘的炮兵和工匠仿造过一些型制各异的大小火炮。炮兵工匠是鞑靼贵族的宝贝,西迁之前减轻负重之时,据说他们宁愿扔掉黄金美妾,也不愿扔掉能铸造大炮的工匠。

此外,猫兽人所说的乌尔拉山算是东大陆和西大陆地理上的分界线,如果山脚下有一片水草丰美之地,二十二年前被赶走的鞑靼部族还存在于世,确实有可能迁徙到那里定居。

“西迁的鞑靼残种……”左总兵的脸上露出一种难以描述的奇怪表情。

华夏和鞑靼打了超过一百五十年的战争,期间双方都犯下过各种足以让纳粹都望尘莫及的反人类罪行。按道理,左家这种边境将门应当与鞑靼有着血海深仇,见到之后只有除之后快才对。

但是所谓不死不休,反过来说有一方死了就可以休了。鞑靼的帝国已经灭亡二十多年,曾经的北方鞑靼大草原如今已经成了帝国的漠北、漠南两路,留在家乡的鞑靼残种不过是一群奴隶,甚至最后一任鞑靼黄金大汗的脑袋都是左家人亲手砍下来的。

现在这仇恨还剩多少?不说左恒柏这样的年轻人,就是左云翼这个经历过草原战争最后阶段的老兵,都没法给出答案了。

“等秦家丫头出来的时候问问看吧。她在西方生活过很多年,那个游牧民族真是鞑靼残种的话,应该能知道一点消息。”左总兵使劲摇摇头,把疑问暂时扔在脑后:“他们不是问题,我们杀过他们一次,再杀一次也不难。现在还是得想想怎么对付那个劳什子的奥克帝国。拥有几千万丁口的敌人,打好了说不定能出个上柱国!”左总兵沉声警告道:“要是打不好,帝国每年都在外面扔几百上千条人命,加上你们几个小子也算不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