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飞苦笑着摇了摇头,原先的确是大好的形势,可随着高仙芝和封常清的死,史思明,蔡希德二人各带一路反军精锐北上,形势很快就会逆转。潼关也确实可挡百万雄兵,可前提是大唐军队死守潼关不出。
“再好的一盘棋,也得看是什么人在操控,河北十五州虽号称二十万‘义军’,然尽是乌合之众也,必不敌反军史思明,蔡希德二将。潼关恐怕--也守不住的!”李飞深感无力,他觉得只要长安城朝廷还是杨国忠那帮只知道争权夺利的无能之辈把持,唐玄宗还在他的盛世幻想当中没有清醒,历史就好似真的不可逆一般,潼关最终可能也是守不住的。
“敌人强大不可怕,最可怕的是猪一样的队友啊。”李飞苦笑道。
“节度使大人说的‘猪’是指宰相杨国忠吗?”武胜皱着眉头道。
“杨国忠只是其中之一,先后经过李林甫,杨国忠两人的排挤祸害,当下满朝文武,有几个是有真才实学的,尽是无能腐败的墙头草罢了,而且---”最大的‘猪’是我们那位陛下唐玄宗啊。李飞心里充满了无奈。
李飞说得比较深奥,吕信等人此刻还听不太明白。不过,李飞所说,所判定的事情,几乎从未出错,吕信等人也不怀疑李飞说的话,当即心里也忧愁了起来。
“我们的士兵扩招得如何了?”李飞开口问道。
“回节度使大人,基本上快招满四万数额了。”吕信回答道。
“那就加紧训练吧,或许我很快就要用到他们了。”自平定契丹和奚族之后,安东都护府又消停了差不多两个月,李飞心里有着自己的执着,他是无论如何不可能看着如历史上那般发生马嵬驿那悲情一幕的,他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在往最后一步走之前,李飞也还想再做一番努力,虽然希望渺茫,但他还是希望能够避免安禄山反军攻进关中,逼得唐玄宗带着杨贵妃出逃。
李飞又写了一封奏书,只希望劝说唐玄宗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要让哥舒翰带兵出潼关作战,言明潼关的重要性,死守住潼关才是胜利的根本,才能掌握主动权等等。
唐玄宗会不会听,李飞不报什么希望,这只是他走最后一步之前,所做的最后的努力。
---------
正月二十七,哥舒翰带着朝廷又抽调和招募到的六万名士兵,出征前往潼关,去接任高仙芝死后留下的副元帅一职,抵御安禄山反军对潼关的进犯。
另一边,安禄山正在为自己四面受敌,形势极其不利而忧恼着。
这潼关有十一万天武军驻守,高仙芝也不是什么泛泛之辈,还有一个封常清辅助,哪怕他派百万之兵去攻打也不一定能够拿下,南阳,睢阳等都遭遇激烈抵抗,寸步难进,河北后方又着火,整整十五个州叛变,安禄山知道的时候都吓了一大跳,河东又被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威胁。
多方不利,这简直就是自己要败亡的征兆啊!你让安禄山怎能不惊慌。
确实,安禄山麾下大军的将领大部分都是胡人,可也还有一些汉人将领的,并且士兵大部分是汉人啊,不可能所有人都是全心全意跟着安禄山造反的。
原先势如破竹,推进顺利也就罢了,现在这种多方不利的形势下,不说朝廷的几面夹击,就他自己的内部都有可能出现兵变。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唐玄宗赐死高仙芝和封常清的消息传来了。
安禄山都愣住了,随即仰天狂笑!
“哈哈哈哈,陛下啊,禄山本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实在不行便退回范阳幽州城去,可你却如此帮着禄山,禄山若还夺不了你的江山,岂不是枉费的你的‘帮扶’?”
不仅安禄山一扫先前的忧恼重新恢复了自信,消息传到反军各阶层,一些原本惶恐,已经生出不安定心思的反军将领们,也同样重新坚定了反心。
整个反军上下,前一刻还因为四方受阻,已显颓势,这一刻却又重新焕发了锋芒。
没办法,大唐朝廷就这么无缘无故的斩杀了高仙芝和封常清两员名望甚高的大将,不仅寒了大唐兵将的心,同样也寒了反军兵将们的心啊。
要说大唐朝廷当中许多人不知道高仙芝和封常清退守潼关的内幕,但反军上下却是都知道的。
毕竟,就在高仙芝带着唐军退守到潼关的后脚,他们的一支铁骑也杀到了潼关城下,只差一步便袭破潼关。如果不是因为高仙芝退守,此刻他们已经攻进关中,灭了大唐了!
再说封常清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