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自毁长城(三)

盛唐江山 天涯海跃 2375 字 9个月前

在场所有将领,皆怒视边令诚,目中的杀机毫不掩饰,好似下一个瞬间,众人就要一拥而上将边令诚生撕。

“你,你们---”边令诚吓得赶紧止住了笑声,脸色转为苍白,布满慌张。

“我是陛下派的监军,我手上有陛下的圣旨,你们难道也要抗旨吗?”边令诚举着手中的圣旨,躲在两名禁军陌刀手的身后。

众将被唬住了,咬着牙盯着边令诚手中的圣旨,倒没有真个一拥而上把边令诚给撕了。

边令诚不敢多呆,带着禁军陌刀手,慌慌张张的退了出去,他要先回长安城复旨,并且躲一阵,等陛下任命了新的副元帅,再一起来潼关监军。

边令诚跑了,离开了潼关!

众将收殓封常清和高仙芝的尸体,也派人将他们的尸体送回长安城,交给他们各自的家人。

送走封常清和高仙芝的尸体都,众将心里也是寒心的,悲观的,整个潼关,上至将领下至普通士兵,皆士气低落,提不起丝毫战心。

悲观的情绪不仅仅是在潼关,还随着封常清和高仙芝的尸体被送回长安城,封常清和高仙芝的家人扶着他们的尸体痛哭而蔓延到了长安城,并且向着更广泛的地方蔓延,好似真个大唐都被一种悲观笼罩。

阵前连斩两名大将,而且是在只听小人一言,不曾丝毫核查的情况下。

朝廷腐朽至斯,曾经的开元盛世,曾经的夜不闭户,政治清明。从什么时候就开始腐朽了的,皇帝还是创造盛世的那个皇帝,可盛世为什么就腐朽成了如今的乱世,原因何在!

哪怕是普通的百姓也开始思虑,寻找导致盛世腐朽的源头,暗流涌动之下,杨国忠,杨家等等,慢慢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

盯着跪在自己‘面前’的高仙芝,边令诚又笑了,你高仙芝再牛,现在依然要跪在我面前,并且等会还要跟封常清一样被我斩杀。

“高仙芝做为天武军副帅,身负统兵剿灭逆贼之责,却不战而退,白失大唐数百里疆土,且盗用军粮,辜负朕之所望,罪当处死,以正军威!”

陛下要处死自己!

高仙芝双手都在颤抖,比刚才封常清的心情都要悲愤和不甘,可是圣旨都下来了,难道他要抗旨吗?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高仙芝咬着牙,怒指边令诚:“定是你这个阉人在陛下面前胡言乱语,我不战而退,这是我的罪过,我认罪。但盗用军粮的人,难道不是你边令诚吗!何以敢栽赃到我身上!”

一听圣旨当中说自己盗用军粮,高仙芝就知道了这是边令诚的栽赃和报复,心里浓浓的不甘和冤枉。

“诸将,你们每日都有人跟我高仙芝共事,谁人见过我高仙芝盗用军粮?我高仙芝统兵近三十年,作战无数,我何曾亏待过我的士兵,我堂堂大军副帅,右金吾大将军,河西节度使,密云郡公爵位,开府仪同三司,我何须盗用军粮?你们说,我高仙芝冤枉不冤枉!”高仙芝看着在场的众将,以及荣王李琬,大声高呼道。

“将军是冤枉的!我等皆愿为将军喊冤!”诸将哪能不知道高仙芝的为人,不说高仙芝岂会盗用军粮,就说高仙芝退守潼关一事,他们可都是清楚的,若是不是退守,潼关空虚,恐怕已经被反军骑兵袭破,反军早已经杀进了关中,长安城难保,大唐危矣。高仙芝不战而退,不仅无过,反而有大功才是!

纷纷怒视边令诚,这个时候,谁都猜测得出,定是这个小人作祟,不仅害死封常清,更要冤死高仙芝。

“反了,反了!皇命不可违,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高仙芝,你要抗旨不成!”边令诚恐慌的大喊道。

“高仙芝不敢--抗旨!”高仙芝咬着牙,不管心里面有多少冤屈,陛下既然已经赐他死罪,他便也没有抗旨的念头。

高仙芝走到封常清的尸体旁边。

记忆里,封常清从寒微到显赫,他都是见证人,更是他一手将封常清提拔起来的。以前两人合作攻敌,从来都是天衣无缝的,堪称最好的搭档。可是今天,他竟然看着封常清死在了他的面前,更没有想到他自己也要跟封常清死在一块了。

其实这一刻,高仙芝心里也彻底绝望了,还有寒心!他不怪小人蒙蔽唐玄宗,但唐玄宗这道圣旨,根本没有经过任何的核查,就下了下来,就这么直接赐死了他和封常清两员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