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
“节度使李飞率安东铁骑兵临渤海国都上京城下,渤海国王出城请降。渤海国献上臣服国书,愿意成为大唐属国,并愿意派其王储入长安城为质,保证今后渤海国世世代代奉尊大唐——-”李飞的这一则捷报,又是一声惊雷。
杨国忠的脸色瞬间臭不可闻,那些安禄山重金收买的官员们也一个个像是死了孩子一般,眼看的巨大好处就这么从手中飞走了,达不成安禄山的目的,安禄山岂会把剩下的好处也给他们。
“哈哈哈哈,李飞好样的,大唐国之栋梁也!”大喜之下,唐玄宗哈哈大笑,这几日的耻辱与怒气都被冲散了,对李飞的厌恶心理也被冲散了大半,一下子又觉得李飞‘可爱’了起来。
那日,当着诸国使节的面传来渤海国兴兵八万进攻大唐的消息,打了他这个大唐皇帝的脸面,整个大唐的国威都受损,而现如今这才几天,渤海国八万大军就被击溃了,而且李飞兵临城下,几乎灭掉了渤海国。这不仅不有损大唐国威,反而给了诸国使节一个大大的下马威,看谁今后还敢对大唐阳奉阴违。
“传朕旨意,将消息告知诸国使节!”唐玄宗心里开怀,大手一挥便宣布道。
百官都是墙头草,说得一点都没错,前两天还有人说李飞罪大恶极,无德无能之类的,对李飞喊打喊杀。可今日便又转口交口顺着唐玄宗对李飞大家称赞,什么另一个安禄山,什么国之栋梁,大唐名将之类的。
杨国忠越是听着身边百官顺着唐玄宗对李飞的称赞,心里越是愤怒难受,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精心设计的‘毒计’就这么被李飞破解了,就算他仍抓着不放,从陛下现在的态度来看,也不可能通过这件事情继续把李飞扳倒了。
“陛下,节度使李飞另有奏报上呈陛下,是从渤海国王口中得知的关于渤海国此次兴兵大唐的主要原因,请陛下过目!”李飞派来的信使当庭从怀里又掏出一份李飞亲手书写的奏报。
看着信使手中的那份奏报,杨国忠心里咯噔了一下,瞬间感觉不好,心里无比慌张了起来!他怎么也没有料到,李飞不仅渡过了难关,可能还抓住了什么‘可怕’的把柄!
-----------
唐玄宗从杨贵妃那里回来,便听到安东都护府再次有战报传来,他同样做好了听到更坏的消息传来的准备,他倒想看看,李飞还能给他整出什么事情出来。
“报,安东都护府节度使李飞,率军迎战渤海国大军,于哥勿州城城下一战将敌八万大军击溃,斩敌主帅上泉艺人头,特将其传首长安城!另,节度使李飞,正率军追歼溃敌---”
这样的消息不仅让唐玄宗大吃一惊,杨国忠等人眼睛都差点没给瞪出来。
这怎么可能!
这是他们心里同时出现的唯一想法。
渤海国八万大军,环顾大唐周边,都绝对称得上是‘重兵’,整个朝廷都在为调安禄山麾下大军进入安东都护府迎战而忙上忙下的,都已经做好了决定,可现在突然又听说渤海国大军已经被李飞击败了。
就安东都护府那点力量,竟然才隔了一天多时间就将敌人八万大军击溃了?是渤海国大军都是乌合之众,还是说李飞是千年难得的将才,可以少胜多?
震惊之下,唐玄宗又召百官议事。
“陛下,这不可能!渤海人常年生长于苦寒之地,族性野蛮,不比奚族契丹族等好对付,奚族以及契丹族,东平郡王麾下重兵云集尚且打了将近十年,就安东都护府那点力量,李飞凭何这么短时间就击败渤海国八万大军?”这是被安禄山收买的官员之一跳了出来,坚决质疑!
如果渤海国大军已经被李飞击败,那么还怎么让安禄山麾下的大军进入安东,他们还怎么拿到安禄山给的好处?
“陛下,臣也觉得不可信!莫不是那李飞生怕被朝廷责罚,故意传来的假消息?”又有数名官员不断出来质疑,有安禄山收买的人,也有杨国忠示意的人。
相比较这些人的震惊和不信,激烈想要反驳。做为李飞的岳父,林思明虽然也震惊,但确实惊喜,这表明李飞反过为功,至少消息若是真的,就算不计李飞的大功,也绝不因此继续责罚李飞。况且,林思明自诩自己比较了解李飞,如果不是真的,李飞绝不会乱传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