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长安城的震动

盛唐江山 天涯海跃 2249 字 9个月前

虽然有一些来得比较早的番邦使节知道渤海国今年也派使节来了长安城,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又走了,而且还兴兵攻打大唐。但他们不会在意那些的,他们只在意渤海国正在兴兵攻打大唐这件事情,而大唐又会怎么反应。

以至于,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上面的唐玄宗。

在这么多使臣的目光下,唐玄宗原先脸上始终带着的温和笑意不在了,变得很阴沉了起来,目中更是滔天怒火。他觉得自己现在太丢脸了,这么多年招待番邦使节,他还是第一次面对这样尴尬的场面,大唐国威何存,简直是耻辱!

“区区渤海蛮国,才臣服大唐不到两年就对大唐兴兵,大唐顷日将之击垮!”唐玄宗这个时候,哪怕怒火再大,但在诸属国使臣面前,仍然要尽可能的维护大唐的威严。

甚至,唐玄宗还隐忍着怒火,装作一脸不以为意的继续正常招待诸国使臣,好似渤海国真的没有任何威胁一般。

不管唐玄宗再怎么假装不以为意,他心里都知道,因为这件事情,诸国要背地里笑话大唐几年了,这让他心里的怒火越发积压。

下午,酒宴匆匆结束,除了礼部的人送走诸国使节,其他文武百官识趣的留在宫里。

在诸国使节离宫的同时,大明宫后殿,杨国忠先百官一步在后殿见到了唐玄宗。

看着双目中怒火积压的唐玄宗,杨国忠心里直乐,因为唐玄宗怒火越是大,他挑拨离间的效果也便会越大,李飞可能受到的惩罚也越厉害。

“该死的渤海蛮夷,背信弃义,才刚臣服我大唐两年就又敢向我大唐兴兵,朕要灭了渤海国!”唐玄宗愤怒的说道。

“陛下,渤海国自知自己国小力微,不然两年前便不会被李白一封书信便吓得臣服,无缘无故断断不会兴兵的,定是出了什么让他们不得不兴兵的事情。”杨国忠慢慢开始通过话语引诱唐玄宗往一些方面去想。

唐玄宗紧蹙着眉头,果然被杨国忠的话给引诱了,压下心里的愤怒,他也奇怪,渤海国怎么突然就对大唐兴兵了?

--------

李飞解决完渤海国的事情,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去,没必要连夜返回安东,因此李飞带着安东铁骑就在上京城外驻扎了一晚,次日一早才从渤海国返回安东。

当李飞再回到哥勿州城的时候,距离李飞从辽阳城出兵,也仅仅四天时间过去罢了,这个时间,李飞派出去的第一波拨禀报渤海国入侵的信使都还没有到长安城。

在哥勿州城又休整了几天,等着渤海国的人把所有良马牵来。

渤海国虽然不是正统的草原游牧部落,产马有限,但溃跑回渤海国的七八千都是骑兵,这便有七八千匹良马,渤海国另外还有三千多匹,总共一万匹,都是能上战场的好马。

渤海国王派来的官员,隐晦的向李飞开口询问,是否能把俘虏的渤海国士兵放回渤海国。

李飞愣了一下,随即冷着脸断然拒绝。

他怎么可能那么轻易的把三万多俘虏放回渤海国,那岂不是让渤海国从一战损失六万人元气大伤,而变成只损失了不到三万?那样的话,最多三四年渤海国就能完全恢复元气。

见李飞拒绝,这名官员便没有多恳求下去,毕竟他也知道,天下就没那么便宜的事情。

------

在李飞押着俘虏返回辽阳城的时候,李飞派去长安城汇报渤海国大军入侵的第一波信使也终于到了长安城。李飞这边已经结束了大战,而长安城的震动却才开始。

唐玄宗喜欢战功,因此比较关心边境战事,加上边境战事历朝历代都是关乎国本的大事,因此边境加急战报从来都是直达宫廷的。哪怕当年的李林甫也没敢阻拦边境战报直接传进宫里,只有杨国忠,身为宰相,又兼领剑南节度使,因此隐瞒了剑南道与南诏国的真实战报,只把虚假的东西传到唐玄宗耳朵里。

而今日,正好是朝拜月唐玄宗第二轮大宴诸国使节,不仅各国使节在场,文武百官,皇亲勋贵等也全部都在场。

每一年的这个月都是唐玄宗心里最得意的时候,因为各国使节都是来朝拜他,给他进贡奇珍异宝来的,这彰显着他的‘圣明’和他治理下大唐的强盛。

唐玄宗高坐上位,不过杨贵妃因为产期就在这几天,需要休息,因此这一次没有陪同在唐玄宗身边。

李飞派来的安东信使叫纪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