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就是这样的残酷,所以不管是契丹女子还是其他草原女子,她们从小被教导的都是崇拜强者,追随强者,顺从征服者的思想,她们一般没有什么种族概念,哪个部落征服了她们,把她们带到哪里,她们便是哪里的人。
基本上就是一种随遇而安的概念。
那些还未懂事的契丹孩童也好安排,长大了之后他们不会记得自己曾经是契丹人。
反倒是带回来的许多契丹少年不好处理。相比较女子,草原男子从小被教导的恰恰反过来,他们要不惜性命的守护部落,守护自己的女人,征服其他弱小的部落,他们是纯粹的强者概念,许多思想已经被定型了。
对此,李飞也只能祭出洗脑大法,把他们集中起来教育,让人教受他们汉语汉字,适应汉文化的同时,每天都告诉他们,契丹的来源和发展,告诉他们,他们许多人其实原本就是汉人的孩子,只是还在襁褓中的时候,被劫掳去了契丹,才成了契丹人,然后经常给他们举例子,比如他们以前在赤峰王城内的生活中肯定也亲眼见过部落征战回来时,顺手带了一些婴孩回来,他们小的时候许多人就跟那些被带回来的婴孩一样,或者他们的父亲就是其中一个阶段被带回来的婴孩之一等等。
反正就是告诉他们,给他们一个理由,他们有极大的可能本来就是汉人。
一个人,有了理由就能从心里说服自己,然后有了比以前更好的生活,也会忘记以前。
李飞不知道这样洗脑,最终能不能把这些契丹人完全改造成汉人,但他暂时只能这么做。
成年的契丹人,也有两百多被俘虏的,对于这些成年的契丹人,思想比较固执,李飞就没那个耐心也给他们洗脑,不过李飞也没太过分,只让他们先做一些挖矿修路的事情,并且只要他们老实,也不虐待他们,每天给予他们足够的饭食,毕竟这些成年的契丹人在他的计划当中,将来还另有用处。
值得一提的是,当初带着两千多契丹骑兵阻挡李飞等安东铁骑攻击的契丹将领耶律察也没有死,被吕信一刀砍中后背坠马,只是重伤昏迷,也被李飞发现之后有目的的救了回来。
---------
安禄山显然多虑了,李飞并没有赶在他前面把契丹另外两座石城也占了。
因为怀秀可汗已死,王城人口财富也整个被李飞俘虏去了安东,剩下两座石城,几乎没有任何抵抗,安禄山大军一到,直接就投降了安禄山。
李飞没有把契丹所有的战果都抢走,安禄山愤怒的同时,到底没有失控,否则他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一气之下,直接发兵杀向安东,把李飞这小子直接杀了。
征服了奚族和契丹族,安禄山如今已经没有任何顾忌了,只待补足这一次大战的损失,他随时能够举旗。
安禄山憎恨李飞,恨不得生吃李飞的血肉,但他也还想靠着这次大战的胜利,从朝廷哪里得到赏赐,进步一增强自己的实力。
这一次,安禄山击溃契丹等十五万联军骑兵,他自己也损失了四万人左右。
占领契丹另外两座石城,彻底控制契丹之后,安禄山没有返回幽州,仍旧驻军契丹领地。他在等逃回去的仆骨和乌罗两部自己上门投降。
等了两天,仆骨部先来了,他们不敢不来,契丹已经完了,如果再不主动投降,安禄山大军一旦杀到他们的领地去,肯定就会是一片血流成河,损失必将更加惨重。
安禄山毫不客气,开口便向仆骨部索要了两万匹战马,十万只牛羊。
仆骨部落首领一听脸都绿了,这几乎是他们整个仆骨一半的财富,一个冬季刚刚才过去没几天,剩下的牛羊可都是羊羔小牛为主啊,部落还要靠着这些羊羔小牛繁衍更多的牛羊呢,这么时候被安禄山索要走十万只,今年部落就难过了。
然而,哪怕安禄山开口再大,仆骨部落首领也不敢不从,因为不从的后果必然更大。
得到仆骨部落的两万匹战马和十万只牛羊,安禄山很高兴。他虽然征服了契丹族,但他一直以来盘算的都是如收服奚族一样收服契丹族,因此不好从契丹族剥削,反而还要赠送一些物资给契丹族,让契丹族感恩,所以他只能从仆骨和乌罗两部要得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