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杜甫的命运

盛唐江山 天涯海跃 2317 字 9个月前

他去安东都护府,想要掌控安东,发展安东,便不能没有自己的班底,杜甫不敢说有多高的能力,至少杜甫是一个务实的人,这是李飞看上的。

“大人真愿意许一都护府支度使的官职给杜甫?”杜甫显得有些激动,心里也有一股难以言喻的滋味涌现。

从开元六年至今,他等了足足六年,还是无法等到一官半职,反而眼看着大唐盛世从开元时期的巅峰,一步步走到今天的越发腐朽和暗黑。

杜甫有辅佐君王改变局面的政治抱负,但他也明白,只是他的一个愿望罢了。别说他无法进入朝堂,就连外任一职县令,造福一方可能都无法实现。不是他杜甫无法胜任,而是掌权者自上而下的堕落,掌权者的不作为,世道再变,变得越来越黑暗,他找不到自己的出路,都已经绝望了,不知何年何月是个头。

如今,李飞突然到来,直接许诺了一个都护府支度使的官职给他,这可是节度使的得力助手啊,发展潜力极大,至少比一介县令好多了,杜甫怎么能够不激动。

“李飞从不妄言!”李飞笑道。

“大人如此看重,杜甫还有什么拒绝的理由,只能拜谢大人的栽培!”杜甫拱手朝李飞拜了一下。

“那便准备一下吧,带上尊夫人和孩子,后日一早,随我去安东。”李飞知道,自己这一举动,不仅得到了一个好的助手,同时也改变了杜甫的将来颠沛流离的悲苦命运。

该安排的安排了,一切准备就绪,李飞就等着时间一到,便入宫向干娘杨贵妃辞行,前往安东。

-----------

赵家窑方面,赵蒙和赵烨父子也很难决择,杨国忠同样给了他们很大的压力。

赵家窑跟李飞最早,堪堪压过张家窑,是当今大唐第一大窑,从以前的每年万余贯利润,到如今的近百万贯利润,其中的利益是无比巨大的,杨国忠不可能不眼红。李飞还在长安城也就罢了,没扳倒李飞之前,他眼红也不好做些什么,但李飞马上就要去安东都护府就任,杨国忠就没想过让李飞还能从安东都护府回来,当然准备在李飞离开之后,把赵家窑收入囊中了。

“当初要不是郡公大人,赵家已经被周家逼死了。赵家窑说是赵家窑,可其中六成股份是郡公大人的,赵家窑可以说是郡公大人的大窑,我赵家父子不是忘恩负义的人,赵家将来还是愿意跟随郡公大人,只是——”

赵蒙老爷子说到这里,有些为难,顿了顿才继续道:“只是赵家大窑经过百年不断改良才有现在的规模,大窑无法搬迁,老朽不忍心放弃这赵家祖宗百年基业啊。老朽老了,没几年可活了,只希望余生守在祖宗大窑足矣。我儿赵烨和一部分赵家族人可跟随在郡公大人身边,今后郡公大人在哪里,赵家窑便在哪里。”

赵蒙老爷子很真诚,想把赵家窑一分为二,一部分跟着他守着祖宗大窑。一部分在赵烨的带领下跟随李飞。

赵家能够做到这一步,李飞没什么好说的,老爷子已经近六十岁了,有这样守着祖宗大窑,故土难离的思想不足为奇,能让儿子和一部分族人跟着他,已经是最大的真诚了。

李飞点了点头。

想了想,原本李飞打算让赵烨带着那部分族人去江南重建大窑的。但他马上又考虑到,他既然想发展安东,就必须要有一些拿得出手的产业,赵烨和赵家族人都是建窑烧瓷的人才,反正他恐怕也很难去江南了,倒不如带着赵烨等部分赵家族人一起去安东。

“如此,后天我便出发了,让赵烨准备一下吧。”李飞说道。

是夜,李飞来到杜甫家门前,并让曾阿牛上前敲门。

因为要节省开支的原因,杜甫所住的地方很偏僻,如今已经进入农历九月,下个月便又开始进入冬天了,深秋的夜晚颇为阴凉,一些乞儿也在黑暗的角落准备渡过这个夜晚,看他们单薄破烂的衣服,也不知道进入冬天之后,怎么熬过去。

“爷爷你不要死,爷爷——”就在附近的一个角落,传来一名少年的痛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