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唐玄宗的选择

盛唐江山 天涯海跃 2269 字 9个月前

唐玄宗愤怒的一掌拍在身前的案面上。

“嫉妒?他李飞一个毛都还没长齐的小毛孩子,有什么资格嫉妒?禄山镇守边疆,战场拼杀有二十年,吃过多少苦,立下多少战功,杀过多少蛮夷,这些是他李飞能够理解的吗?仅凭嫉妒就敢诬陷禄山,朕看他是想翻了天了---”

一顿斥骂,唐玄宗对李飞的信任几乎完全消散殆尽,突然之间对李飞极其厌恶了起来。

反正唐玄宗对李飞就是完全不信任了,认定李飞就是在诬陷安禄山。既然如此,就不能不处罚。

唐玄宗阴沉着脸,考虑着如何处罚李飞,给李飞一个狠狠的教训。

“朕竟然忽略了,李飞短短两三年时间,因为爱妃的关系,竟然从一介白身成为了堂堂国公,呵呵,或许便是因为这样,让他过于得意忘形了,都忘了自己原先的身份地位!”唐玄宗冷笑,觉得李飞千不该万不该,一时得意忘形便忘记了自己原本的身份,敢因为嫉妒就随便污蔑起安禄山这样的大臣来了,其心可憎啊!

“依朕看,就---”

“三郎?”正在唐玄宗马上做出对李飞的处罚的时候,杨贵妃突然在宫女的搀扶下走了进来,一双雍容的绝世美目眨了眨,不知道唐玄宗为什么这么生气。

----------

要说唐玄宗最信任的两个人是谁,当然就是杨国忠和安禄山了,对杨国忠,唐玄宗能将几乎全部政务交给他处理,一应大小事也几乎都会找杨国忠先商量。对安禄山,唐玄宗放心让安禄山身兼两道节度使,统领十余万精兵十几年,现在又收了安禄山做义子。

大唐自开国以来,皇帝什么时候收过胡人做义子,安禄山是头一份啊。

李飞在唐玄宗眼里,不过是一个有趣的小子,也颇为信任,但那点信任是无法和杨国忠以及安禄山二人中的任何一人想比的。

你说唐玄宗更愿意相信李飞还是杨国忠以及安禄山,答案不言而喻。

假装查了十天,杨国忠便入宫向唐玄宗复命了。

“陛下,征讨奚族以及契丹族,本来就需要大量兵器粮草,据在东平郡王麾下的将领说,东平郡王私备这么多兵器粮草,其实是为了替陛下,提朝廷减轻负担。至于主动挑衅奚族和契丹族,‘养寇自重’一事,臣虽还未查明细,但奚族和契丹族在前隋时期便屡与中原为敌,大唐时期也屡降屡判,已有上百年,他们要背叛大唐,何须东平郡王去挑衅,所以,臣无能,并无发现东平郡王有什么谋反的迹象。”杨国忠的话尽为安禄山开脱,当然,杨国忠也仍旧埋有将来扳倒安禄山的伏笔,不可能真个帮安禄山完全撇个一干二净。

唐玄宗明显神色一松,显然,只要还有理由,他就不希望怀疑安禄山会谋反。

可不止杨国忠这一击。

隔了一天,第二天安禄山也入宫了,他是来向唐玄宗辞行的。

“陛下,奚族虽然已经征服,但契丹族仍在顽抗,禄山已经得到消息,契丹族想联合乌罗,仆骨等部,组成联军反击大唐,范阳前线不可无人镇守,禄山要向陛下辞行了。禄山生身父母已逝,陛下便是禄山之父,禄山只希望有一天能为陛下战死在前线,今生不把契丹族也征服了,让他们从此诚心臣服陛下,不再敢判,禄山誓不为人!”安禄山一脸大义凛然,从头到尾,只字不提河东节度使一事,好似真就一心要回归前线,替大唐抵御契丹族的反扑一般。

唐玄宗一听安禄山这话,简直太感动了,这安禄山哪里有什么谋反的心思啊,简直忠心得不能够再忠心了。这样的安禄山如果都有谋反之心,试问天下谁还能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