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太子李亨的劫难(三)

盛唐江山 天涯海跃 2270 字 10个月前

“急什么!坚持好你的指证,本宰相自有策略,太子当然还是要倒下的。”杨国忠面无表情的安抚柳勣道。

“是是,一切就劳烦宰相大人了。”柳勣一脸卑躬连忙称是,不敢有丝毫反驳。

待柳勣走后,杨国忠的脸色才沉了下去,暗骂柳勣是无用的废物。

杨国忠的最终目的当然是扳倒太子。

原先,李飞若不出来维护太子的话,便基本上没有人出来为太子说话,任由柳勣指证诬陷太子,他可顺理成章的直接将太子扳倒。

但是现在,李飞轻易戳穿了柳勣,让陛下对柳勣的话产生了怀疑,此时此刻,再想通过柳勣的指证来扳倒太子就不太可能了。

柳勣已经是无用的棋子!

三天后,杨国忠再次入宫,向唐玄宗汇报案件审查的情况。

“陛下,臣已经查明,柳勣却有诬告太子之嫌疑,但杜有邻曾在自己府内搞图谶是真有其事,柳勣也很早就知道了,甚至曾经参与进去。后来柳勣因为与妻子杜氏不和跟杜有邻闹翻了,才出来指证杜有邻。算起来,杜有邻和柳勣确实都有对陛下不满,想挟太子谋反的念头,只是太子自己不知道知情否。”杨国忠毫无疑问放弃了柳勣,虽然承认了柳勣可能的诬告,但通过拉柳勣下水,也把杜有邻搞图谶想造反的事情坐实。

虽然他没有明摆着说太子也参与图谋造反,可同样暗示唐玄宗,太子有图谋造反的可能!

杨国忠很了解唐玄宗,知道唐玄宗的疑心,他不需要拿出太子确切图谋造反的证据,只要让唐玄宗觉得太子‘有可能’造反,再加上杜有邻和柳勣的牵连,唐玄宗废太子的机率便高达九成!

果然,唐玄宗杨国忠的话深信不疑,直接气得脸色发青,目中煞气令人心寒。

“柳勣!”

----------

柳勣强压下心里的恐慌,开弓没有回头箭,无论如何他也要坚持到底,必须扳倒太子。

于此同时,柳勣也是恼怒的,心里恨极了李飞。

本来他做为杜有邻的女婿,太子的连襟,他的告发应该是一告一个准的。

也确实,陛下立刻下旨抓捕了杜有邻,朝堂之上还向太子问罪。他当朝出来指证太子,再加上与宰相杨国忠大人有秘密的约定,朝中百官几乎都唯宰相大人是瞻,太子以前被李林甫打压多年,朝中一点势力都没有,不会有人为太子说话,之后再有一些运作,太子必倒。

届时,他不仅有大义灭亲告发谋反之功,还能得到宰相大人的赏识,飞黄腾达不在话下。

可是,他怎么也没有料到贵妃娘娘的义子,吴国公李飞竟然会出来维护太子,直接质疑他是片面之词。

李飞的话是有份量的,陛下立刻就有了怀疑。

柳勣有些想不通,李飞是杨贵妃的义子,便也算是宰相大人的‘舅甥’,李飞与宰相大人应该是一伙的才对啊,难道宰相大人并没有把扳倒太子一事告诉李飞?还是李飞故意跟宰相大人做对?

柳勣想不通不难理解,杨国忠厌恶李飞,想弄垮李飞,但因为杨贵妃的关系,毕竟只是暗地里的事情,表面上他还是和李飞维持‘舅甥’的和谐。

怪也怪柳勣只是左骁卫的一个将领,平时不用上朝,政治方面比较茫然,消息也不是多么灵通,并不太清楚杨国忠和李飞之间的明争暗斗,表面上是‘舅甥’关系,暗地里杨国忠把李飞当作眼中钉肉中刺的敌人。

李飞突然站出来维护太子,令杨国忠也非常恼怒。

不过,杨国忠原先的计划虽然被李飞打乱了一些,但他也另做了准备,不会因为李飞的戳穿和维护就没有办法继续陷害太子。

“陛下,杜有邻已经被打入天牢,事情究竟如何,待审问查证一番,也好还太子殿下一个清白。”杨国忠开口说道。

做为宰相,杨国忠的话当然是最有分量的。

唐玄宗点了点头,冷着脸道:“是该好好查证,此事由你主持,无比查个水落石出,朕倒要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退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