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其他州县了,光是满足长安城的达官贵人们都要很长一段时间,李飞日进斗金都说少了,开始几日,都是日入过万两的。
因为青花瓷,赵家窑,张家窑两大大窑从长安城一带所有大窑原先排名第五,第六的位置,一下子成为了长安城第一,和第二大窑,名动长安城。
琪清商会在各个商会中的排名也蹭蹭的涨,短短时间挤到了第三,眼红得其他商会联合打压琪清商会,奈何垄断的威力是巨大的,青花瓷只有琪清商会能拿到,靠着青花瓷的线,琪清商会还搭上了许多达官贵人的线,专门为他们府里供应许多东西,这不是其他商会打压得动的,而靠背后的势力强压,别忘了,琪清商会的背后也有李飞,那可是户部尚书王鉷也占不了便宜的主。
照这样的势头,琪清商会有朝一日成为长安城第一大商会毫无疑问。
李飞当然不只满足青花瓷的利润,被誉为瓷中瑰宝的玲珑瓷也有许多和青花瓷共通的技术,在他的提点下,赵家窑和张家窑联合开发玲珑瓷,待以后青花瓷有人仿制出来后,立刻就把玲珑瓷再推出去,继续垄断性的再赚一笔。
先是青花瓷,又是玲珑瓷,张家窑父子差点没有被这两块大馅饼给砸死,他们知道这背后的含义是什么,除了利润,还有瓷界中的地位。
在张家窑眼里,直接挂有李飞名字的赵家窑才是李飞的‘亲儿子’,面对赵家窑的时候,张家窑难免低许多。
原本为了摆脱周家窑的打压纠缠而用五成红利投靠李飞,他们觉得很心疼,可他们那点红利相比较当下火爆的青花瓷,以及玲珑瓷而言,简直不足挂齿。
为了避免将来被李飞抛弃,张家窑父子主动提出多增加一层红利给李飞,和赵家窑一样,扣除所有成本之后给李飞每年六成红利。
两家大窑不管谁先谁后,许多事情总要同等才好,比如付出!
李飞也不客气,直接便笑纳了。
多送出这一成红利,张家窑自己安心了,赵家窑那边也舒心了,两家大窑能更加紧密的合作,甚至几个月后,两家大窑干脆连了姻亲,相互嫁了漂亮的女儿过去,亲如一家。
---------
赵家窑。
李飞亲自设计定制了一批青花瓷器,准备送进宫里给干娘杨贵妃。
青花瓷虽然有瓷中明珠的美誉,但现在毕竟才刚刚做出来,只是一种新产品,那些达官贵人,乡绅富豪等没有那么快接受,想让青花瓷真正打出地位,打出名声,平常来说每个三两年怕是不成。
所以,李飞准备以皇宫的名头打一个广告,在青花瓷上市的第一时间确定青花瓷在瓷界的地位。
不管是什么人送东西进皇宫给皇帝和贵妃,极少极少有吃亏的,特别是他这种贵妃干儿子的关系户。
几车精美的青花瓷拉进皇宫,首先把杨贵妃宫里的瓷器换了个大半。看着那些精美绝伦的青花瓷,杨贵妃笑得合不拢嘴,直夸李飞有孝心。
瓷中明珠,光是看着都养眼,特别是看惯了单色的瓷器之后,第一次看到青花瓷,那种视觉是美妙的。
杨贵妃高兴了,唐玄宗自然也高兴,笑呵呵的开口便问李飞要什么赏赐。
“求陛下能为青花瓷题字!”这才是李飞最终的目的。
“好,哈哈哈哈!”这种小事,唐玄宗当然不会拒绝,事实上唐玄宗很喜欢题字,每一个觉得自己是一代圣君的皇帝都喜欢题字。
比如那其中之最的乾隆,后世多少人对他破口大骂,说他毁了好好的古文字画。
不过,也只是到了后世,若是在乾隆还在世的时候,他题的字只会增值,高贵得能让人拿回家里供着。唐玄宗的字同样如此。
“我也提几个字。”不仅唐玄宗为青花瓷题了一行字,杨贵妃开心之下,也为青花瓷题了一行字。
李飞心里直乐,就算杨贵妃不主动题字,他也会哄着杨贵妃一起题字的,现在好了,有了这两位超级大佬题的这两行字,青花瓷瓷中明珠的地位瞬间确立,只要这名头一出,长安城,各州府达官贵人,乡绅富豪什么的,还不玩命的追捧青花瓷。
皇帝当然不会那么小气,不仅题了字,还赏给了李飞五百两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