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打着辉煌文明的旗号招摇撞骗,以为有了战无不胜,攻无不取,百战百胜,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便能够裹足不前也是天下无敌,便足以抗衡文明世界的智慧进步的蠢货一样的蠢不可及。
你守着满屋的金银,若是没有一碗果腹的粗粮米粥,你也是饥馑而亡;你守着满屋的智慧典籍,不读不学,不求上进,你依然还是个愚不可及的莽夫俗子;就算是让孔夫子苏格拉底伏尔泰做你的老师,你依然还是暴君,还是个烂污扶不上墙的不足与谋的竖子;这样简单的道理,只可惜数百年来自称继承武林第一智慧者诸葛青阳遗志的蜀山派弟子就不明白,他们是蠢,还是不求上进?
诸葛青阳留下来聚金窟,虽然没有成为他为他的后世徒子徒孙兴复大业的根基,但是的确救了他的弟子徒孙,而且包括青城派和蜀山派这两个他流传的门派。
他留下的宝藏的确救了所有人,只是不是用金银珠宝救出来的。
现在看来,这些金银珠宝一无用处,是啊,那些钱财金银的确多的不可胜数,可是若是没有了蜀山派的弟子精英,再多的钱又有何用呢?
枯木道人等人都蜷蜗聚集在云若所站立的山脚下,从地面到山峰不足三百尺,武林人物讲究的是一羽不能加,风吹草动便可知闻,他自然能够听到云若的谈话。
本来得以活命的这位一代武林宗师枯木道人,忽然间委顿在地上,他顿足捶胸,放声大哭,其伤心惨然,悲从中来,足以让天地倾泪,鸟兽悲哀。
{}无弹窗“不过恐怕连邓通都未必能够想到,就算是他凿空蜀山,藏满了金银珠宝,将挖出的泥土堆积成山,如此工程浩繁,比诸秦皇汉武亦不逊色,只是他还是不能得以善终,更因饥饿而致死。“
“千年之后,这座山峰忽然倾颓,从山中所取之泥土沙石又重新灌入聚金窟中,人自以为能够人定胜天,哪知道老天还是以自己沧海桑田的大挪移的功夫将缺憾完满。“
“万里长城,大运河,未央宫,聚金窟,在野心勃勃的权势人物心中,那是他们成就的丰碑;可是在在老天眼中,这些有悖人性,乖戾残忍,不过是丑陋的不堪入目,甚至必要施展造物主的无穷伟力来摧毁嘲弄的建筑。因为它们以人的性命和血泪来丰盈它的幻美,而丝毫不能彰显人性的一点点美和尊严。”
司马青姑点点头,她忽然想到《道德经》中所载的那段话:“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益有余。“
人心贪婪,无有餍足,邓通权势财富富甲天下,却不知退止,一味的钻营,想要获得更多的财宝富贵,终于得罪了新皇帝,他头脑被权势烧昏了,不知道人忌盈满的道理,还想要聚宝成山,还想要死后享用,正应和了人之道,损不足而益有余,也终究盈满而残,不止而亡;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心以自己的贪婪欲望来挖掘聚金窟,而聚金窟又从新被挖出的泥沙填满,不正是这个道理么?“
她忍不住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益有余。“
徐云若道:“其实,我本来不知道这就是聚金窟。“
“据说诸葛青阳寻访邓通的后人得以知晓其所在,民间对于聚金窟的知晓,也仅仅来自风言风语,年深日久以后,更加上远比邓通更加奢侈富贵的人物历朝历代多有,什么石崇王恺,什么南京沈万三,北京呼学焉,所以人们对于邓通宝藏的觊觎欲望也早已经淡了,曾经富贵无极,权势熏天的邓通被更加欲望无穷,愚蠢不堪的李通王通们给替代。“
“只是刚才,我在地穴中见到我师父留下来的足迹和字迹中演示的其中变化,不知其何以然,此时我见到地面行迹有变,心中的疑惑豁然打开,我判断是有人为了进入聚金窟以火药炸开甬道,而且在山脉薄弱之处也埋下了不少火药,哪知道火药力道有限,未曾将甬道炸开,我们在聚金窟中的时候山洞未曾塌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