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伯父便是被她的伯母联合堂姐安乐公主给毒死的。
平心而论,他的祖母女能够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付出的艰辛和挖空心思想出的手段的歹毒肯定远比称孤道寡,没有世俗道德藩篱绑架束缚的男人们更加残忍狠辣。
不过男人为了争夺皇帝宝座,杀人盈城,尸横遍野,打的个天昏地暗,人仰马翻,战火纷飞,人民数年不得安宁,这女人居然不用这些让天下百姓付出血泪和生命的代价,站在皇家的顶端,从内部将李唐攻陷,仅仅是以屠杀本就是寄生虫,本就是祸害黎民百姓的蠹虫的李唐贵族,就实现了帝位永固统御六合,江山更迭。
不得不说,她的智慧和才智,远比中国那些平均智商为二百五的无道昏君们高大上。
这种言传身教和家庭的亲身经历,使得这位明皇帝甚至至死也不想放弃皇位的强烈欲望萦绕着他。
如果不是因为后来的干儿子安禄山叛乱,盛世忽乱,乐极生悲,恐怕以这位皇帝的精明和精力充沛,老年耗尽天下民力的奢侈奉养与昏庸,肯定要破中国皇帝在位的最高纪录的。
揣摩唐明皇的心思,很可能他故意不理安禄山单为一个美人杨贵妃才起兵叛变的原因,一是为天朝和皇帝的面子,怎能臣子挟兵自重恫吓一番,让至高无上的君王让出心爱的女人,就轻易答应呢?
皇帝若是这般好欺负,天威何在,天子的颜面何存呢?皇帝若是这样比武大郎还要听话(其实武大郎听说自己带了绿帽子,还是颇为够男人,颇为有火气的),那么还用挤破头,杀个天昏地暗,尸横遍野,赤地千里,千万人头落地争那皇帝宝座么?
第二个原因,唐明皇很可能觉得这胡儿安禄山虽然野心不小,却未必能够成什么大事。
以大唐的万里锦绣江山,天可汗的凛凛威风,天子的洪福齐天和大唐的雄兵百万,怎能向胡虏叛臣屈膝投降呢?
事实上地方诸侯叛乱用八年时间,举大唐倾国之力才能够平定,而且自此埋下藩镇尾大不掉的祸患,终唐一世都不能够消除,而且最终大唐还亡在安禄山的后辈藩镇的手中,这真的不是雄兵,而是着实的熊兵。
很可能这位皇帝少时平定过困扰唐朝百余年的宫廷政变,也结束了这种困扰帝国继承权最大的隐患,就以为自己真的乃是划时代的大英雄,武功赫赫上比太宗皇帝,英明神武不可一世。
只是宫廷政变虽然也足够阴险莫测,诡异难辨,比瞬息万变的战场更加凶险莫测。可是边庭叛变,胡儿强突,数十万久经边防征战的胡兵的强猛凶残,如狼似虎,马赛欢龙,兵如恶魔,怎能与那些阴险有余,能力未定的太监与贵族相提并论呢?
很可叹,以这位少年时候睿智英明,老年时候糊涂昏庸的明皇帝身前身后为划分,他正是大唐三百年盛衰的分界点,煌煌大唐前一百五十年被宫廷政变所纠缠;后一百五十年,被地方藩镇所侵扰。
三百年盛唐,忧患从未泯熄,多灾多难,无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