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岂能不知道割地两百里乃是如何折本的大生意?更何况两国势力此消彼长,早已经不同二十年前,而今本朝兵强马壮,国富兵强,言世昭会冒着万民所指的厄运,拿着朝廷的疆土来换他与契丹的长治久安和永世的荣华富贵?可是如今天下,更有哪个人有他的尊荣富贵?他有如此尊荣富贵,他的家族福泽绵长,他家族的尊荣与本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难道以为是他恩赐了本朝的国泰民安,国富兵强么?他还要求什么富贵?古往今来比他聪明的权臣都倒在篡权谋位的野心路上,难道他要重复既往的旧路?
赵孟能贵之,赵孟能贱之,皇帝能扶之,皇帝能去之?言世昭为什么要做秦桧呢?
云若再也等不下去,他要辞别母亲,踏上江湖的征途,他要创一番事业,为了一生憋屈的师父出一口恶气,让师父因他的扬名天下不再默默无闻;所谓复仇不共戴天,他要去手刃敌酋和仇人,一雪父祖之仇。
只是徐蔷的脸上有淡淡的隐忧,儿子大了,知道要担当起男子汉的责任,要在江湖中有一番作为,这是每个母亲所担心的,但也是每个母亲应该感到自豪的。
可是徐蔷始终有一段心事,她一直未曾放下,而且偌多年以来,成了她的心病。
她还有一个流落江湖的姐姐,这个姐姐现在下落不明,自从他们家被皇帝抄家之后,这个姐姐一直在逃亡,抄家的时候唯一少的人,就是这个姐姐。
{}无弹窗他更不知道,恩师连浮云老人口中的皇位不稳的当今皇帝贤德帝,本是地贫土寒的九江王庶子,本来绝对没有希望登上皇位的宝座,他能登上大宝,正是言世昭千方百计用尽力气扶持起来的。
若非言世昭的鼎力相助,力排众议,争取太后的支持,当今的贤德皇帝恐怕早就被齐楚秦晋四大亲王给折磨致死了,言世昭何必冒着得罪四大亲王的风险,去扶持一个庶出的九江王登上帝位呢?
言世昭难道不知道疏不间亲,难道非要一个外姓之人去纠葛皇家的宫廷之争么,他难道脑袋比别人多几个,命比猫还多两条?他的祖坟都是铁铸的?他的九族的脖子都是铜胎的?
他饱读史书,他不知道晁错金日磾侯君集长孙无忌上官杰于谦这些参与宫廷纷争者,而且聪明十分的人物是什么下场么?
这一切莫说年少的云若不懂,就算是穷连浮云这位精通儒学十三经儒侠一生的学问,他也想不明白这其中的回环曲折。
儒学老书生的心中,非黑即白,非清必浊,哪里会容得了下孟子所说的“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察之的余裕呢?
言世昭固然不是好人,可是没有了言世昭,这二十年来国朝的中兴局面和百姓休养生息,一切都如梦幻泡影,更不用提百姓因此得来的莫大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