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已经没有人再去注意他了。由波斯王亲自指挥的大本营近五十万大军浩浩荡荡,遮天蔽日而去。而先头部队已经在菲普利亲王的统帅下,直扑汉军西域都护府的最后一座孤城,到了此时此刻,敦煌已经没有任何利用的价值,他要亲自督促围困这座孤城的波斯军一鼓而下,把里面的所有人都消灭干净,然后让这座要塞彻底消失。
至于西域人的异动,不管是波斯王还是其他的将军们,都决定先不去管他们。他们都有绝对的信心,在最短的时间内攻克玉门关。到时候什么都不会缺的。只要打开了汉朝的大门,西域这块贫瘠之地,已经没有什么价值。把所有的西域人都杀光,让这里重新变成一片荒漠好了!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敦煌城汉军的最后劫难,在困守孤城月余之后,忽然就来临了。
从守城汉军发现异常,全体开始准备战斗,到几万波斯军队从四面八方开始展开疯狂的攻城作战,时间非常短暂。
张骞亲自拔刀站在城头,他已经给守城的每一个汉军都下了死命令。除非流尽最后一滴血倒在自己所守护的位置,否则任何人不准退后一步!
这道命令很残酷,与其说是作战命令,不如说是誓死的誓言。如果还有一线生机,没有人愿意在这远离故国的地方战死。但现在,他们已经别无选择。每一个战士横刀立盾站在城头上看着脚下的汹涌如潮,他们其实已经非常明白,今日就是他们舍身报国的时候了。
也许,在激烈战斗爆发之前的最后一瞬,有许多战士都曾经远远的望向东边的方向。那是他们的故国和家园,如果终究会战死的话,他们希望倒下的时候,能够面朝东方。那样,回家的魂魄,才不会迷失方向。
敦煌要塞保卫战,之所以在后来的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因为它的壮烈和悲歌。这场战斗从始至终都是浸泡在血泊中。波斯大军要全力攻打玉门关,就必须把身后的这颗钉子拔掉。因此,敦煌之战的残酷,可想而知。
从早晨开始直到中午,大半天的时间里,守城汉军共击退数次波斯人的疯狂进攻。城墙上下,尸体狼藉,片片砖石都被鲜血染红。
万余汉军已经牺牲过半,城头上高高飘扬的大汉龙旗却依然不倒。
当又一轮密集的铁箭和人潮再度袭来的时候,震天呐喊中,浑身是血的张骞紧紧撑住旗帜,最后回头望了一眼家国的方向……永别了!我的大汉,我的故土!